(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穷阴:指冬末初春时阴气极盛。(“穷”在这里读作“qióng”)
- 格:阻碍。
- 稚节:指初春时节。
- 戚:忧愁,悲哀。
- 讵(jù):表示反问,相当于“岂”,“怎”。
- 蹉跎(cuō tuó):光阴虚度。
- 百族:百姓。
- 蛰(zhé):动物冬眠,藏起来不吃不动。
- 宕(dàng):游荡,流浪。
- 天伦:指父子、兄弟等亲属关系。
- 仳别(pǐ bié):离别。
- 郁罗:忧愁的样子。
翻译
冬末初春阴气极盛,阻碍了初春时节的到来,坚固的冰层堵塞了长长的河流。回忆过往,忧愁之事不断,快乐又能有多少呢?旭日阳光照不到我的脸上,我的人生已经虚度。百姓们都有冬眠的地方,而我这游子却流浪在外没有家。亲人之间痛苦地离别,我被忧愁所困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冬末初春时节的景象,以及诗人内心的忧愁和孤独。诗中的“穷阴格稚节,坚冰塞长河”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写,烘托出一种寒冷、压抑的氛围。“感往戚不鲜,忧来欢讵多”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忧伤回忆和对未来的忧虑,体现了他内心的苦闷。“旭日不照颜,吾生已蹉跎”则表现出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自己虚度人生的感慨。“百族蛰有处,游子宕无家”将百姓的安稳与游子的漂泊形成鲜明对比,更加突出了诗人的孤独无依。最后“天伦痛仳别,苦婴人郁罗”则道出了诗人与亲人离别之苦,以及被忧愁所缠绕的心境。整首诗意境苍凉,情感真挚,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在困境中的痛苦和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