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大庾僧游五台山

离却梅花国,西游复渡河。 风沙僧律苦,湖海梵缘多。 远聚投人住,残年避雪过。 愧予尘想在,频夜梦烟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yǔ):露天的谷仓。
  • 梵缘:与佛教的缘分。

翻译

离开了梅花盛开的国度,向西行进又渡过了黄河。 风沙中僧侣持守戒律颇为辛苦,在湖海间与佛教的缘分众多。 远方的僧人相聚投靠他人居住,在残余的岁月里躲避风雪度过。 惭愧的是我心中仍有世俗之想,频繁在夜里梦见烟雾缭绕的藤萝。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大庾僧前往五台山的情景。首联点明僧人离开的地点和行程。颔联描述了僧人在风沙中坚守戒律的辛苦,以及在湖海间广泛的佛教缘分。颈联叙述僧人远游相聚借住他人之处,以及在残年中避雪度过的生活。尾联则表达了诗人自己的惭愧之情,因为自己心中仍有尘俗之想,而频繁梦见烟雾缭绕的美好景象,从侧面衬托出僧人的超脱。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通过对僧人生活的描写,传达出一种对佛教信仰的尊重和对超脱尘世的向往。

黎民表

明广东从化人,字惟敬,号瑶石山人。黎贯子。黄佐弟子。以诗名,与王道行、石星、朱多煃、赵用贤称“续五子”。亦工书画。嘉靖举人。选入内阁,为制敕房中书舍人,出为南京兵部车驾员外郎。万历中官至河南布政司参议。有《瑶石山人稿》、《养生杂录》、《谕后语录》。 ► 15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