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鸟

鬼鸟、鬼鸟声何悲,非鸦、非鹏又非鸱;何处飞来宿村树,晨昏噪聒不暂移。 忽复飞入病人屋,跳跃庭中啾啾哭;病人扶向堂前看,张嘴直欲啄其肉。 群将矢石驱逐之,宛转回翔无觳觫;假口神巫说冤情,举家惊呼故婢名。 鬼鸟应声前相讶,似诉胸中大不平;病人惶恐对鸟祝:我愿戒杀尔超生。 鬼鸟飞去只三日,病人残喘奄奄毕;知是冤魂怨恨深,拽赴冥司仔细质。 年来人命轻鸿毛,动遭磔剁如牲牢;安得化成鬼鸟千万亿,声声叫止杀人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guō):声音吵闹,使人厌烦。
  • 觳觫(hú sù):恐惧颤抖的样子。
  • 磔剁(zhé duò):古代一种酷刑,割肉离骨,砍断肢体。这里指残忍地杀害。

翻译

鬼鸟啊,鬼鸟,你的叫声为何如此悲伤,你既不是乌鸦,也不是大鹏,更不是鹞鹰;不知你从何处飞来,栖息在村中的树上,从早到晚叫声嘈杂,一刻也不停息。

忽然它又飞进病人的屋子,在庭院中跳跃着,啾啾地哭泣;病人被搀扶着到堂前观看,这鬼鸟张着嘴直想啄他的肉。

众人用箭和石头驱赶它,它迂回盘旋飞翔,没有丝毫惧怕;它借神巫之口诉说冤情,全家人都惊呼这是以前故去婢女的名字。

鬼鸟听到回应后,上前惊讶不已,似乎在倾诉心中极大的不平;病人惶恐地对着鸟祈祷:我愿意戒杀,让你获得超生。

鬼鸟飞走仅仅三天,病人就只剩下奄奄一息的残喘,最终死去;人们知道是冤魂怨恨太深,把病人拽到地府去仔细质问。

近年来人的性命如同鸿毛一样轻贱,动不动就像牲口一样被残忍杀害;怎能幻化成千万亿只鬼鸟,声声鸣叫制止那杀人的屠刀!

赏析

这首诗以鬼鸟为主题,通过描写鬼鸟的行为和与人们的互动,反映了社会的黑暗和人命的轻贱。诗中鬼鸟的出现和它所传达的冤情,暗示了现实中存在的不公和悲惨。作者以生动的描写和深刻的寓意,表达了对生命的珍视和对社会残酷现实的批判。诗的语言朴实,但意境阴森,给人以强烈的震撼。同时,诗的结尾表达了作者对改变这种现状的渴望,希望能有力量制止杀人的恶行,体现了作者的人道主义关怀。

卢若腾

卢若腾,清兵攻下金门、厦门。次年,遂与沈佺期等东渡,寓澎湖。病亟,遗命题其墓曰「有明自许先生之墓」。  卢氏风情豪迈,喜六书之学,于文学创作主张需有真实情感,最忌无病呻吟,宜「噫」自己心中之「气」,以直抒心志。尝自述:「丧乱以来,惊心骇目之事,层见?出,其足供诗料者多矣。」因此其诗颇能反映郑成功复台之艰难,披露郑军纪律不严,至骚扰掳掠百姓之事,以「诗史」观之,未尝不可。此外,卢氏闲退金门时,亦写下品茗、歌咏当地风土之诗篇,清新可诵。著作甚丰,惜多已佚。1959年于金门鲁王冢发掘《留庵文集》、《留庵诗集》、《岛噫诗》等。不过诗集中与台湾有关之作不多,或存于《岛噫诗》,或存于《留庵诗文集》内,前者目前可见版本有:(1)旧钞本八世胞侄孙卢德资重录(2)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台湾文献丛刊第二四五种,1968年。(3)台北大通书局,台湾文献史料丛刊,1984年。(4)南投台湾省文献委员会,台湾历史文献丛刊‧诗文集类。第二种系根据旧钞本勘校,另加《留庵文选》一卷(序十、书二、疏十、露布一、传一);而第三、四种又悉据第二种版本。《留庵诗文集》系1969年由金门县文献委员会出版,依据林策勋抄寄作品二十馀首及其他书籍著录而得,其中部分作品乃《岛噫诗》所无。唯其中〈澎湖文石歌〉、〈澎湖〉、〈金鸡晓霞〉三首诗应为钱琦之作。(许俊雅、黄美娥撰) ► 10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