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茂林
叶茂林,报主颈血怨主心,心心爱主翻成怨,为主不死辱更深;
慷慨刎喉先主死,焉能视主汤火燖。嗟哉累累若若辈,身濡鲜血献黄金;
缓死须臾竟死矣,遗臭万年讵可任。惟有茂林终不死,长使忠义发哀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刎(wěn):用刀割脖子。
- 燖(xún):用火烧,这里指陷入危险痛苦的境地。
- 嗟哉:表示感叹。
- 累累若若辈:众多的这类人。
翻译
树叶繁茂的树林啊,用颈血报答主人却埋怨主人的心,心心爱着主人却反倒成了怨恨,为主人不死去但受的耻辱却更深重。 慷慨地割喉先为主人而死,怎能看着主人陷入水深火热之中呢。可叹那众多的这类人,身上沾满鲜血去献上黄金。 苟延残喘一会儿最终还是死了,留下万年的恶名怎能被容忍。只有这繁茂的树林始终不死,长久地使忠义之事引发人们的悲哀吟咏。
赏析
这首诗以叶茂林为象征,表达了对忠诚和背叛的思考。诗中通过对比,赞扬了那些愿意为主人慷慨赴死、坚守忠义的人,批判了那些苟且偷生、卖国求荣的人。诗人用强烈的情感和生动的语言,表达了对正义和忠诚的追求,以及对丑恶和背叛的唾弃。整首诗意境深沉,寓意深刻,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警示意义。
卢若腾
卢若腾,清兵攻下金门、厦门。次年,遂与沈佺期等东渡,寓澎湖。病亟,遗命题其墓曰「有明自许先生之墓」。 卢氏风情豪迈,喜六书之学,于文学创作主张需有真实情感,最忌无病呻吟,宜「噫」自己心中之「气」,以直抒心志。尝自述:「丧乱以来,惊心骇目之事,层见?出,其足供诗料者多矣。」因此其诗颇能反映郑成功复台之艰难,披露郑军纪律不严,至骚扰掳掠百姓之事,以「诗史」观之,未尝不可。此外,卢氏闲退金门时,亦写下品茗、歌咏当地风土之诗篇,清新可诵。著作甚丰,惜多已佚。1959年于金门鲁王冢发掘《留庵文集》、《留庵诗集》、《岛噫诗》等。不过诗集中与台湾有关之作不多,或存于《岛噫诗》,或存于《留庵诗文集》内,前者目前可见版本有:(1)旧钞本八世胞侄孙卢德资重录(2)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台湾文献丛刊第二四五种,1968年。(3)台北大通书局,台湾文献史料丛刊,1984年。(4)南投台湾省文献委员会,台湾历史文献丛刊‧诗文集类。第二种系根据旧钞本勘校,另加《留庵文选》一卷(序十、书二、疏十、露布一、传一);而第三、四种又悉据第二种版本。《留庵诗文集》系1969年由金门县文献委员会出版,依据林策勋抄寄作品二十馀首及其他书籍著录而得,其中部分作品乃《岛噫诗》所无。唯其中〈澎湖文石歌〉、〈澎湖〉、〈金鸡晓霞〉三首诗应为钱琦之作。(许俊雅、黄美娥撰)
► 10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