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陈佥宪于舜之任浙中
蜀西使君才且雄,绣衣谒帝明光宫。
紫髯白面惊左右,剧谈吐论回悲风。
金钟翠釜世希有,紫电掣曳凡马空。
兴来落笔满毫素,片片青天飞白虹。
朝回遇我长安陌,谓是夷门抱关客。
亟呼美酒登高楼,蛾眉千金轻一掷。
是时春尽寒云愁,杨花糁糁萦芳洲。
金羁驰骤尘沙起,万里不见黄河流。
拔剑起舞君且留,茫茫世事空百忧。
五陵豪侠散烟雾,魏国平原今在否。
酒阑看君双玉玦,会稽茫茫不可越。
乘兴还从剡曲舟,相思空寄樟亭月。
樟亭月色满荷花,青山绿水拥鸣笳。
谁邻金马羁栖客,怅望银河慱望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佥宪(qiān xiàn):佥都御史的美称。
- 蜀西:指四川西部。
- 使君:汉代称呼太守刺史,汉以后用作对州郡长官的尊称。这里指陈佥宪。
- 绣衣:指御史之服。
- 明光宫:汉宫名,此处借指皇宫。
- 紫髯(rán):紫色的胡须。
- 白面:面容白净。
- 悲风:凄厉的风。
- 金钟翠釜(fǔ):珍贵的钟和锅,形容生活奢华。
- 紫电:形容马速度极快,如紫色闪电。
- 驰骤(zhòu):驰骋,疾奔。
- 糁糁(sǎn sǎn):指米粒或微粒状的东西。
- 金羁(jī):金属制的马笼头,这里指马。
- 五陵豪侠:指长安郊外五陵地区的豪侠之士。
- 魏国平原:指战国时赵国平原君,此处借指陈佥宪的好友。
- 玦(jué):古时佩戴的玉器,环形,有缺口。
- 剡(shàn)曲舟:指船,剡溪在今浙江嵊州南,以山水秀美著称。
- 樟亭:古地名,在今浙江杭州市。
- 笳(jiā):中国古代北方民族的一种吹奏乐器,类似笛子。
- 慱(tuán)望槎(chá):神话中来往于天河的木筏。
翻译
蜀西的陈使君才能出众且有英雄气概,身着绣衣在明光宫拜见皇帝。他紫髯白面,让左右的人都为之惊叹,他高谈阔论,话语如悲风回旋。世间少有金钟翠釜般的奢华生活,他骑的马如紫电般疾驰,凡马难以相比。兴致来了,他提笔挥毫,满纸如同青天飞白虹般壮丽。 朝回时在长安的街道上遇到我,说我像是夷门的守门人。急忙叫上美酒登上高楼,对蛾眉女子一掷千金也毫不在意。此时春天将尽,寒云带着忧愁,杨花纷纷扬扬萦绕着芳洲。骏马疾驰,扬起尘沙,万里之内都看不到黄河的水流。 拔出剑起舞,希望你暂且留下,茫茫世事让人徒增百种忧愁。五陵的豪侠已如烟雾般消散,魏国的平原君如今还在吗?酒喝完了,看着你佩戴的双玉玦,会稽遥远难以越过。乘兴还是从剡曲乘船出发吧,相思之情只能空寄给樟亭的明月。 樟亭的月色洒满荷花,青山绿水间传来鸣笳之声。谁与羁留在金马门的客人为邻呢,惆怅地望着银河,盼望着那往来天河的木筏。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黎民表为送陈佥宪去浙中任职而作。诗中先描绘了陈佥宪的英姿和才华,他的形象威严且富有魅力,谈吐不凡,文笔如飞虹。接着描述了他们在长安的相遇以及宴饮的情景,体现出豪爽慷慨的气概。然而,诗中也透露出对世事无常的感慨和忧愁,如五陵豪侠的消散,对友情的珍惜和对离别的不舍。最后,通过对樟亭月色等景色的描写,烘托出一种悠远而略带忧伤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未来的迷茫。整首诗气势磅礴,情感真挚,既有对友人的赞美和祝福,也有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慨,是一首富有感染力的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