顷以俚述投大司马白石蔡公猥承见答次韵一首

十年华省梦清芬,喜挹风流在五云。 司马旧曾传諌草,侯芭元自好玄文。 斗间一望双龙气,台上谁攀彩凤群。 莫拟北山招隐士,更开东阁奉明君。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qǐng):不久前,近来。
  • 俚述:粗俗的叙述,谦词。
  • 大司马:古代官名,明清时用作兵部尚书的别称。
  • 蔡公:对蔡姓官员的尊称。
  • 猥承:谦词,承蒙。
  • 清芬:比喻高洁的德行。
  • (yì):汲取,这里有领略之意。
  • 五云:即五色瑞云,多作吉祥的征兆,这里指朝廷。
  • 司马:此处指兵部尚书(大司马),诗中以古代官职代指蔡公。
  • 諌草(jiàn,“谏”的异体字):谏书的草稿。
  • 侯芭:汉代人,扬雄的弟子,以好学著称。
  • 玄文:指扬雄的著作《太玄》,此处借指高深的学问。

翻译

不久前我用粗陋的言辞呈给兵部尚书蔡公,承蒙他答复,现以此诗次韵一首。 十年在尚书省的生涯如梦境般,只留下高洁德行的美好回忆,欣喜能在朝廷领略非凡的风采。 蔡公您往昔曾流传下谏书的草稿,而我原本就喜好高深的学问。 天空中遥望可见双龙的瑞气,朝堂上谁能攀附那如彩凤般的杰出人物。 不要模仿北山去招引隐士,而应敞开东阁来侍奉圣明的君主。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兵部尚书蔡公的回应之作。首联表达了作者对过去在尚书省的回忆以及对蔡公的敬仰,认为在朝廷能感受到非凡的气象。颔联提到蔡公的政绩和自己对学问的追求,以司马的谏草和侯芭的好玄文作比,显示出对蔡公的赞美和自己的志趣。颈联通过“斗间一望双龙气”描绘出一种祥瑞的景象,“台上谁攀彩凤群”则暗示了朝廷中杰出人物的难得。尾联表明作者的态度,不应效仿招隐之事,而应积极为明君效力。整首诗用典恰当,语言典雅,表达了作者对朝廷和蔡公的尊重,以及自己的政治抱负。

黎民表

明广东从化人,字惟敬,号瑶石山人。黎贯子。黄佐弟子。以诗名,与王道行、石星、朱多煃、赵用贤称“续五子”。亦工书画。嘉靖举人。选入内阁,为制敕房中书舍人,出为南京兵部车驾员外郎。万历中官至河南布政司参议。有《瑶石山人稿》、《养生杂录》、《谕后语录》。 ► 15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