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广陵:今江苏扬州。
- 桢伯:指欧大任(约1516—1596),字桢伯,号仑山,广东顺德陈村人。
- 玄草:一种黑色的小草。后因以“玄草”为咏文士之典。
- 执戟郎:古代警卫宫门的官员。此处借指欧桢伯。
- 高斋:高雅的书斋。常用作对他人屋舍的敬称。
- 燕台:又称蓟北楼、黄金台,故址在今河北易县东南。相传燕昭王筑台,置千金于台上,以招纳天下贤士。后因以“燕台”为用典,比喻延揽、招纳贤才之所。
- 双龙剑:暗喻杰出的才能。
- 汴水:古水名,在今河南开封。
- 久客:长久客居他乡。
- 落水:指物体落入水中之声,这里借指秋天的萧瑟之声。(由于此处“落水”的解释可能存在多种理解,该解释仅为一种可能的解读)
- 赋才:写作才能。
- 含香:古代尚书郎奏事答对时,口含鸡舌香以去秽,后因以“含香”指侍奉君王。
- 建章:建章宫,汉代宫名,此处借指朝廷。(“桢”读作“zhēn”)
翻译
黑色的小草怎能比得上你这位如执戟郎的文士呢,你在高雅的屋舍中整日享受着清凉。 在燕台之地刚刚卸下如双龙剑般的杰出才能,在汴水重游之时已两鬓如霜。 长久客居他乡的我怎能忍受那秋天萧瑟之声,故友相见在垂杨之下。 我的写作才能无人举荐而感到寂寞,惭愧自己还想如含香之臣般进入朝廷。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拜访欧桢伯官舍时所作,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敬仰以及对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诗的首联通过将玄草与执戟郎对比,突出了欧桢伯的才华和地位,同时也点明了他官舍的清凉环境。颔联叙述了欧桢伯的经历,曾经在燕台施展才华,如今重游汴水却已两鬓斑白,流露出时光易逝的感叹。颈联描绘了诗人自己久客他乡的孤独和与故人相见的情景,以落水之声烘托出凄凉的氛围,而在垂杨下相见则增添了一些温暖。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才华无人赏识的无奈和期望能进入朝廷施展抱负的愿望。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苍凉,用典恰当,表现了诗人复杂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