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幼章邀游巢云轩

何年招隐青山里,水石依然对草堂。 桃谷已迷秦日月,兰台曾秘汉文章。 风泉千磴常飞雨,木叶三秋半带霜。 惟有鹿门长接近,屡能乘兴到云房。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招隐:招人归隐。
  • 磴(dèng):石头台阶。
  • 兰台:汉代宫内收藏典籍之处。
  • 云房:僧道或隐者所居住的房屋。

翻译

不知是在哪一年在这青山之中招人归隐,这里的山水石头依然面对着草堂。 桃谷已经让人迷失在秦朝的岁月里,兰台曾珍藏着汉代的文章。 风在千级石磴上吹过,常常带着飞雨,树叶在深秋时节多半带着寒霜。 只有鹿门山长久地靠近这里,屡次能够让人乘兴到达这隐者的居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幽深宁静的山水世界和充满历史文化底蕴的情境。首联点明了此地是一个适合隐居的地方,山水环绕着草堂,给人一种宁静悠远的感觉。颔联通过“桃谷”和“兰台”,引入了历史的元素,增添了诗歌的文化内涵。颈联对风泉、木叶的描写,细腻地刻画了自然景色的变化,富有层次感。尾联提到鹿门山,强调了此地与隐士文化的联系,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隐逸生活的向往。整首诗意境优美,将自然景观与历史文化相结合,表现出诗人对宁静、自在生活的追求。

黎民表

明广东从化人,字惟敬,号瑶石山人。黎贯子。黄佐弟子。以诗名,与王道行、石星、朱多煃、赵用贤称“续五子”。亦工书画。嘉靖举人。选入内阁,为制敕房中书舍人,出为南京兵部车驾员外郎。万历中官至河南布政司参议。有《瑶石山人稿》、《养生杂录》、《谕后语录》。 ► 15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