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吴肃还姑苏

故园应念尺书催,一夜心随北雁回。 碧草共迎南浦去,青山遥倚大湖开。 风尘宝剑谁持赠,江海瑶华待寄来。 流落转惊春事晚,况逢花下有离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尺书:书信。(注:“尺书”在古代常用以指书信,因其常写在一尺长的绢帛或竹简上,故名。)
  • 南浦:南面的水边,常用来指送别之地。
  • 瑶华:一种美玉,也可用来比喻美好的诗文或珍贵的礼物。(:yáo)

翻译

故乡应该在思念着我,催促我归去的书信想必已经送达,我的心随着北归的大雁在一夜之间飞回了家乡。我与遍地的碧草一起向着南面的水边前行(指送别之地),远处的青山连绵,遥倚着广阔的湖水,景色开阔。在这漂泊不定的生涯中,不知谁能赠予我象征壮志的宝剑,我期待着你从江海之地寄来美好的诗文(或珍贵的礼物)。我流落他乡,惊讶地发现春天已经快过去了,更何况在这繁花之下,我们还要面对离别的酒杯。

赏析

这首诗以抒情的笔调,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对离别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期待。诗的首联通过“尺书催”和“心随北雁回”,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急切思念之情。颔联描绘了送别的场景,碧草、南浦、青山、大湖,构成了一幅意境开阔的画面,同时也渲染了离别的氛围。颈联则表达了诗人在漂泊生涯中的感慨和对友人的期待,宝剑象征着壮志,瑶华则代表着美好的期望。尾联进一步强调了时光的流逝和离别的悲伤,“春事晚”暗示了美好时光的短暂,而“花下有离杯”则更加深了离别的愁绪。整首诗情景交融,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将诗人的复杂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黎民表

明广东从化人,字惟敬,号瑶石山人。黎贯子。黄佐弟子。以诗名,与王道行、石星、朱多煃、赵用贤称“续五子”。亦工书画。嘉靖举人。选入内阁,为制敕房中书舍人,出为南京兵部车驾员外郎。万历中官至河南布政司参议。有《瑶石山人稿》、《养生杂录》、《谕后语录》。 ► 15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