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浮丘移酌心远亭次陈公载韵

郭外名山卜筑新,草堂花径亦相邻。 三休竟老王官谷,四皓虚称汉室臣。 金液方中迷日月,桔槔机上偃丝纶。 五龙莫更誇高卧,恐有徵书到隐沦。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卜筑(bǔ zhù):择地建筑住宅,这里指修建。
  • 三休:汉贾谊《新书·退让》:“楚王梦亦有三休,太史公曰:‘王之忧甚矣,而休得也。’”.后人多用“三休”为登高之典。
  • 王官谷:在今山西省永济市东南的中条山山谷。
  • 四皓:秦末东园公、甪里先生、绮里季、夏黄公四位隐士,因避秦乱而隐居商山,年皆八十有余,须眉皓白,时称“商山四皓”。
  • 金液:古代方士炼的一种丹液,认为服之可以成仙。
  • 桔槔(jié gāo):一种原始的汲水工具。
  • 丝纶:指帝王的诏书。
  • 五龙:指古代传说中五个部落首领。
  • 隐沦:指隐士。

翻译

城郭外的名山处新修建了住所,草堂与花径也相互邻近。 像贾谊书中所说的登高而三休,终究还是在王官谷这样的地方,商山四皓虽被虚称为汉室之臣。 在追求成仙的丹液中迷失了日月,在桔槔机上停止了对帝王诏书的关注。 莫要像五龙那样夸赞自己的高卧生活,恐怕会有征召的文书送到隐士那里。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浮丘的所见所感,表达了一种对世事的思考和对隐士生活的看法。诗中提到在郭外名山新建的住所,环境优美,相邻的草堂花径增添了诗意。诗人用“三休”和“王官谷”的典故,以及“四皓”的故事,表达了对历史上一些人物和事件的思考,暗示了对功名利禄的看法。“金液方中迷日月,桔槔机上偃丝纶”这两句则表现出对追求仙道和淡泊世事的一种态度。最后两句提醒人们,即使过着隐居的生活,也未必能完全避开世事的纷扰。整首诗意境清幽,寓意深刻,通过用典和对景物的描写,传达出诗人复杂的情感和对人生的感悟。

黎民表

明广东从化人,字惟敬,号瑶石山人。黎贯子。黄佐弟子。以诗名,与王道行、石星、朱多煃、赵用贤称“续五子”。亦工书画。嘉靖举人。选入内阁,为制敕房中书舍人,出为南京兵部车驾员外郎。万历中官至河南布政司参议。有《瑶石山人稿》、《养生杂录》、《谕后语录》。 ► 15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