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灵谒樵川阮先生赋赠

· 邝露
朝发彭蠡潴,暮憩潜霍麓。 瞩景睇流峙,嘲玄造耆宿。 鲛人不贵珠,荆工不贵玉。 蜚文君子堂,忘疲夜相卜。 东观出伏生,西京遘枚叔。 龙史挂三坟,蝌书罗四目。 奇龄注东公,灭度衍西竺。 一麾守瓯闽,二始缵徽轴。 垂清渭滨钓,濯斯沧浪足。 海陬有狂简,斐然咏淇澳。 寄言铸金者,于何发予覆。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彭蠡(péng lǐ):鄱阳湖的古称。
  • (zhū):水积聚的地方。
  • (qì):休息。
  • 潜霍麓:潜山和霍山的山麓。
  • 瞩景:观看景色。
  • (dì):看。
  • 流峙:水流和山峰。
  • 嘲玄:谈论玄妙的道理。
  • :拜访。
  • 耆宿(qí sù):年高而有名望的人。
  • 鲛人:神话传说中的人鱼,善于纺织,其眼泪能化为珍珠。
  • 荆工:指楚国善于雕琢玉石的工匠。
  • 蜚文:扬名,著名的文章。
  • 君子堂:品德高尚之人的居所。
  • 忘疲:不知疲倦。
  • 相卜:互相探讨。
  • 东观:汉代宫中藏书、著书的地方,这里借指学问渊博之处。
  • 伏生:西汉经学家,名胜,曾在秦始皇焚书坑儒后,保存《尚书》。
  • 西京:西汉的京都长安。
  • (gòu):相遇。
  • 枚叔:枚乘,字叔,西汉辞赋家。
  • 龙史:可能指记载重要历史或神话的典籍。
  • 三坟:传说中我国最古的书籍,即伏羲、神农、黄帝之书。
  • 蝌书:蝌蚪文,古代的一种文字。
  • 四目:可能指眼光敏锐、知识渊博。
  • 奇龄:非凡的年龄,长寿。
  • 东公:对主人的尊称。
  • 灭度:佛教语,指涅槃、圆寂。
  • :发展,衍生。
  • 西竺:指天竺,古印度。
  • (huī):指挥。
  • 瓯闽:指福建地区。
  • 二始:晋始平太守阮咸与南朝宋始安太守颜延之的并称,这里可能借指阮先生。
  • (zuǎn):继承。
  • 徽轴:画卷的轴,这里指文化传承的重任。
  • 垂清渭滨钓:像姜子牙在渭水河畔垂钓一样,指等待施展才能的机会。
  • (zhuó):洗。
  • 沧浪:古水名,这里指清澈的水流。
  • 海陬(zōu):海边,指边远之地。
  • 狂简:志向高远而疏略于事。
  • 斐然:有文采的样子。
  • 淇澳:《诗经·卫风》中的篇名,借指美好的品德和才华。

翻译

早晨从鄱阳湖的积水处出发,傍晚在潜山和霍山的山麓处休息。 观看景色,凝视着水流和山峰,与年高望重之人谈论玄妙的道理。 鲛人不认为珍珠珍贵,楚国的工匠不认为玉石珍贵。 在品德高尚之人的堂中扬名,夜晚不知疲倦地互相探讨。 在学问渊博之处出现了像伏生一样的人,在西汉的京都长安遇到了像枚乘一样的人。 重要的典籍记载着三坟的内容,蝌蚪文展现出渊博的知识。 长寿的人受到主人的敬重,佛教的涅槃思想在西方的天竺发展。 一挥指挥杖守护着福建地区,阮先生继承着文化传承的重任。 像姜子牙在渭水河畔等待施展才能一样,在清澈的水流中洗脚。 海边有志向高远而疏略于事的人,文采斐然地吟咏着美好的品德。 寄话给铸金的人,从何处发现能让我显露才能的机会。

赏析

这首诗层次丰富,内容广博。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的行程和沿途的思考,展现了对学问、人才以及文化传承的重视。诗中提及了许多历史人物和文化典故,如彭蠡、潜霍麓、鲛人、荆工、伏生、枚叔等,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厚重感。同时,诗人表达了对阮先生的敬仰和对文化传承的期望,以及对自己才能得以施展的渴望。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素养和思想境界。

邝露

明末清初广东南海人,原名瑞露,字湛若。诸生。历游广西、江苏、浙江间,在桂遍历诸土司辖地,悉知其山川风土。唐王立于福州,官中书舍人。永历中,以荐入翰林。清兵破广州,抱古琴绝食死。工诗善书,有《赤雅》、《峤雅》等。 ► 26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