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哀
明月夜何长,照我西城隅。
城隅切思妇,长叹充幽居。
执箕方五日,插羽徵军书。
良人凿凶出,锦臂帖飞鱼。
西贼动盈万,我军三百馀。
半死桐城下,湖松尽丘墟。
恶梦乘因来,阴风与之俱。
念此独傍徨,傍徨方踟躇。
昔日怀春鸟,今焉失水鱼。
倾耳聆斯言,游心悲何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隅(yú):角落。
- 幽居:幽静的居处。
- 执箕:拿着簸箕,指操持家务。
- 羽:古代军中的一种文书,插有鸟羽,表示紧急。
- 徵(zhēng):召集。
- 良人:古代妻子对丈夫的称呼。
- 凿凶:挖掘工事,以防备敌人,这里指上战场。
- 飞鱼:古代将军的服饰,绣有飞鱼图案。
翻译
明亮的月光下夜晚是多么漫长,照耀着我西边城墙的角落。城墙角落里深切思念着丈夫的妇女,悠长的叹息充满了幽静的居处。操持家务才五天,就收到了插着羽毛的紧急军书。丈夫上战场出征,健壮的臂膀上贴着绣有飞鱼的服饰。西边的贼寇出动人数多达数万,而我方军队只有三百多人。在桐城下死伤惨重,湖边的松树都变成了废墟。噩梦接连不断地袭来,阴森的风也随之而来。想到这些独自彷徨不安,彷徨中又犹豫不决。昔日如同怀着春情的鸟儿,如今却像失去水的鱼。倾耳倾听这些话,内心的忧伤该是怎样的啊!
赏析
这首诗以思妇的角度,描绘了战争的残酷和给人们带来的痛苦。诗的开头通过明月夜的漫长,烘托出思妇的孤独和忧愁。接着描述了思妇刚刚操持家务不久,丈夫就被征去打仗的情景,表现了战争对家庭的破坏。然后对比了敌我双方的兵力悬殊,以及战争的惨烈结局,进一步强调了战争的残酷性。诗中的“恶梦乘因来,阴风与之俱”形象地表达了人们在战争阴影下的恐惧和不安。最后,诗人用“昔日怀春鸟,今焉失水鱼”的比喻,深刻地展现了人们生活的巨大变化和内心的痛苦。整首诗语言朴实,情感真挚,通过对思妇的描写,反映了战争的罪恶和对人民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