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 · 和杨民瞻送祐之弟还侍浮梁
尘土西风,便无限、凄凉行色。还记取、明朝应恨,今宵轻别。珠泪争垂华烛暗,雁行欲断哀筝切。看扁舟、幸自涩清溪,休催发。
白石路,长亭仄。千树柳,千丝结。怕行人西去,棹歌声阕。黄卷莫教诗酒汚,玉阶不信仙凡隔。但从今、伴我又随君,佳哉月。
拼音
注释
“和杨民瞻送祐之弟还归浮梁”句:四卷本甲集作“和民瞻送祐之弟还归浮梁”。
杨民瞻:其名莫考,当亦居上饶者。宋·韩淲《闻民瞻久归一诗寄之》:“我居溪南望城北,最高园台竹树碧,眼前带湖歌舞空,耳畔茶山 陆子宅。知君才自天竺归,那得缁尘染客衣?日携研席过阿连,怡神散发思采薇。”又《和民瞻所寄》诗:“南北一峰高可仰,东西二馆隐谁招?园居好在带湖水,冰雪春须积渐消。”宋·赵蕃《以归来后与斯远倡酬诗卷寄辛卿》:“人家馈岁何所为?纷纷酒肉相携持。我曹馈岁复何有,酬倡之诗十馀首。……公乎比复何所作?想亦高吟动清酌。宾朋杂遝孰为佳?咸推杨、范工词华。”按:所谓“杨、范工词华”,范必指范廓之,杨则当为杨民瞻也。果尔,则民瞻当为范廓之一同从游于稼轩者。惜其生平别无可考耳。
祐之:宋·陈傅良《止斋文集·卷四十二·跋辛简穆公书》云:“简穆公行藏见国史,且天下能道之,余不复道。曩余守桂阳,岁旱,流言往往以郴 桂间民略死徙矣。祐之时在长沙幕府,具以所闻言之故帅直徽猷阁 潘公德鄜(fū),潘公下其说两郡,盖甚侵余与丁端叔也。余二人颇恨,然忌幕府不敢白。已而识祐之,乃佳士耳。余既相得,会他郡巡检下军人廪不继,属祐之即其庐劳苦之。天大寒,弥两月,雨雪没马股,祐之崎岖行尽阖郡,得军中人之心以归。余方恨贤劳,而祐之欣欣无一咎言。以是益知其人:茍便于民,虽极言不以为口过;茍不便于身,虽忘言可也。简穆公为有后矣。”宋·韩元吉《南涧甲乙稿·卷十六·跋辛企李得孙诗》:“辛公以直道劲节竟忤时相,閒废退藏者十有馀年。既得一孙,赋诗自慰。优游平淡,气恬而意新,有德之言也。然晚预大政,名德昭垂,以享高寿。今其孙颀然出而世其家矣。天之祐善,顾可量耶。”据此二文,知祐之为辛次膺之孙。又稼轩有《西江月》一首,广信本题为“寿祐之弟”,四卷本丁集则为“寿钱塘弟”,是必祐之曾为钱塘县令。查《咸淳临安志》所载南宋 钱塘县令中,程松之后为辛助,“助”与“祐”义颇相属,其即为祐之当无疑。又查南宋·刘宰撰《漫塘集·卷三十四·故公安范大夫及夫人张氏行述》:“次刍女四人,婿(xù)辛助、韩居仁、赵善部、李伯恭。助官朝奉郎新知荆门军。”谓范南伯有女四人,辛助即范氏四婿之一也。
浮梁:县名,宋属饶州。《浮梁县志·官司志》:“辛次膺字企李,莱州人,政和二年进士,靖康初,奉亲来知浮梁,遂留居溪东之南城最高山下。”
雁行:《礼记·王制》:“父之齿随行,兄之齿雁行,朋友不相踰。”元·陈浩《礼记集说·卷三》:“父之齿,兄之齿,谓其人年与父等或与兄等也。随行,随其后也;雁行,并行而稍后也。朋友,年相若,则彼此不可相踰越而有先后,言并行而齐也。”后因以比喻兄弟。宋·黄庭坚《宜阳别元明用觞字韵》诗:“千林风雨莺求友,万里云天雁断行。”
欲断:四卷本作“中断”。
白石:四卷本作“白首”。
黄卷:书籍。古人写书用纸,以黄檗(bò)汁染之防蠹,故称书为黄卷。《新唐书·卷一百一十五·狄仁杰传》:“狄仁杰,字怀英,并州太原人。为儿时,门人有被害者,吏就诘,众争辨对,仁杰诵书不置,吏让之,答曰:‘黄卷中方与圣贤对,何暇偶俗吏语耶?’”
玉阶:指朝廷。汉·张衡《思玄赋》:“勔自强而不息兮,蹈玉阶之峣峥(yáo zhēng)。”旧注:“玉阶,天子阶也。言我虽欲去,犹恋玉阶不思去。”

辛弃疾
南宋著名豪放派词人、将领,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金国山东东路(原北宋京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绍兴十年(公元1140年),辛稼轩生于金国,其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绍兴三十一年(公元1161年),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时年二十一岁。历任江西、湖北、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後被弹劾落职,退隐山居。开禧北伐前後,相继被起用为绍兴知府、镇江知府、枢密都承旨等职。开禧三年(公元1207年),辛稼轩病逝,年六十八。後赠少师,谥号“忠敏”。辛稼轩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可是命运多舛,备受排挤,壮志难酬,但他恢复中原的爱国信念始终没有动摇,而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传世。今人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
► 794篇诗文
辛弃疾的其他作品
- 《 好事近 · 送李复州致一席上和韵 》 —— [ 宋 ] 辛弃疾
- 《 千年调 》 —— [ 宋 ] 辛弃疾
- 《 感皇恩 · 寿铅山陈丞及之 》 —— [ 宋 ] 辛弃疾
- 《 沁园春 · 送赵景明知县东归,再用前韵 》 —— [ 宋 ] 辛弃疾
- 《 玉楼春 》 —— [ 宋 ] 辛弃疾
- 《 鹧鸪天 · 鹅湖寺道中 》 —— [ 宋 ] 辛弃疾
- 《 玉真书院经德堂 》 —— [ 宋 ] 辛弃疾
- 《 沁园春 · 戊申岁,奏邸忽腾报,谓余以病挂冠,因赋此 》 —— [ 宋 ] 辛弃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