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席上分赋得樱桃”:四卷本甲集作“坐中赋樱桃”。
“翠笼明光殿。万颗写轻匀”句:唐·杜甫《野人送朱樱》诗:“西蜀樱桃也自红,野人相赠满筠笼。数回细写愁仍破,万颗匀圆讶许同。忆昨赐沾门下省,退朝擎出大明宫。金盘玉箸无消息,此日尝新任转蓬。”唐·韩愈《和水部张员外宣政衙赐百官樱桃诗》:“汉家旧种明光殿,炎帝还书《本草经》。岂似满朝承雨露,共看传赐出青冥。香随翠笼擎初到,色映银盘写未停。食罢自知无所报,空然惭汗仰皇扃。”。(按:韩诗“写未停”之“写”,与辛词“写轻匀”之“写”,均有作“泻”者,《说文》:“写,置物也。”清·段玉裁注:“谓去此注彼也。……俗作泻者、写之俗字。”)写轻匀,四卷本作“泻轻匀”。
低头愧野人:唐·杜甫《独酌成诗》诗:“苦被微官缚,低头愧野人。”

辛弃疾
南宋著名豪放派词人、将领,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金国山东东路(原北宋京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绍兴十年(公元1140年),辛稼轩生于金国,其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绍兴三十一年(公元1161年),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时年二十一岁。历任江西、湖北、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後被弹劾落职,退隐山居。开禧北伐前後,相继被起用为绍兴知府、镇江知府、枢密都承旨等职。开禧三年(公元1207年),辛稼轩病逝,年六十八。後赠少师,谥号“忠敏”。辛稼轩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可是命运多舛,备受排挤,壮志难酬,但他恢复中原的爱国信念始终没有动摇,而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传世。今人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
► 794篇诗文
辛弃疾的其他作品
- 《 和赵茂嘉郎中赋梅 》 —— [ 宋 ] 辛弃疾
- 《 念奴娇 · 赋雨岩,效朱希真体 》 —— [ 宋 ] 辛弃疾
- 《 西江月 · 和赵晋臣敷文赋秋水瀑泉 》 —— [ 宋 ] 辛弃疾
- 《 菩萨蛮 · 金陵赏心亭为叶丞相赋 》 —— [ 宋 ] 辛弃疾
- 《 永遇乐 · 京口北固亭怀古 》 —— [ 宋 ] 辛弃疾
- 《 临江仙 · 停雲偶作 》 —— [ 宋 ] 辛弃疾
- 《 小重山 · 与客泛西湖 》 —— [ 宋 ] 辛弃疾
- 《 哭㔶十五章 》 —— [ 宋 ] 辛弃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