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鹧鸪天:词牌名。又名《思佳客》、《醉梅花》、《剪朝霞》、《骊歌一叠》等。双调,五十五字,平韵。或说调名取自唐·郑嵎“春游鸡鹿塞,家在鹧鸪天”诗句。然唐、五代词中无此调。调始见于宋代宋祁之作。
“鹅湖归,病起作”:广信书院本作无题,玆从四卷本甲集。
鹅湖:《铅山县志》:“鹅湖山在县东北,周回四十馀里。其影入于县南西湖。诸峰联络,若狮象犀猊,最高者峰顶三峰挺秀。《鄱阳志》云:‘山上有湖多生荷,故名荷湖。’东晋人龚氏居山蓄鹅,其双鹅育子数百,羽翮成乃去,更名鹅湖。”宋 淳熙二年朱熹与吕祖谦、陆九渊兄弟讲学鹅湖寺,后人立为四贤堂。淳祐中赐额“文宗书院”,明 正德中徙于山巅,改名“鹅湖书院”。
“翠木”:四卷本作“翠竹”。
薜(bì)萝:薜荔和女萝。两者皆野生植物,常攀缘于山野林木或屋壁之上。战国 楚·屈原《楚辞·九歌·山鬼》:“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东汉·王逸注:“薜荔,香草也,缘木而生蕊实也。女萝,兔丝也。言山鬼彷佛若人,见于山之阿,被薜荔之衣,以兔丝为带也。”后借以指隐者或高士的衣服。《南齐书·卷五十四·〈高逸列传·宗测传》:“量腹而进松朮,度形而衣薜萝。”唐·张乔《送陆处士》诗:“若向仙岩住,还应著薜萝。”
东湖:豫章郡治东南有东湖,见《鹧鸪天·离豫章,别司马汉章大监》之“东湖”注。此词题为“鹅湖归,病起作”,与豫章全部相涉,似不应再道及该处风物,则此东湖当即指带湖而言。
“无奈明朝酒醒何”:四卷本作“明日醒时奈病何”。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薜萝:薜荔和女萝,野生植物。薜,读作“bì”。
翻译
那翠竹高达千寻之上还爬满了薜萝。东湖经过雨水之后又增添了水波。只因为买得了好的青山,却只恨归来的时候白发增多了。 明亮的画烛,清洗着金荷。主人起身跳舞客人们一起歌唱。醉中只是遗憾欢乐太少,无奈明天酒醒后又会怎样呢。
赏析
这首词上阕描绘了病愈归乡后的景象,翠竹薜萝、东湖增波,与白发生出对照,有一种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下阕描写了欢乐的宴饮场景,画烛金荷、主人起舞客歌,尽显欢乐氛围,但结尾又透露出对欢乐短暂、明朝酒醒后的无奈。全词体现了作者复杂的心情,既有对时光和人生的思考,也有在当下尽情享受欢乐的矛盾情感,将病后重新面对生活的种种心绪细腻地展现出来。

辛弃疾
南宋著名豪放派词人、将领,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金国山东东路(原北宋京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绍兴十年(公元1140年),辛稼轩生于金国,其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绍兴三十一年(公元1161年),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时年二十一岁。历任江西、湖北、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後被弹劾落职,退隐山居。开禧北伐前後,相继被起用为绍兴知府、镇江知府、枢密都承旨等职。开禧三年(公元1207年),辛稼轩病逝,年六十八。後赠少师,谥号“忠敏”。辛稼轩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可是命运多舛,备受排挤,壮志难酬,但他恢复中原的爱国信念始终没有动摇,而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传世。今人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
► 79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