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风波 · 施枢密圣与席上赋
春到蓬壶特地晴,神仙队里相公行。翠玉相挨呼小字,须记:笑簪花底是飞琼。
总是倾城来一处,谁妬?谁携歌舞到园亭。柳妬腰肢花妬艳,听看:流莺直是妬歌声。
拼音
注释
施枢密圣与席上赋:四卷本乙集作“施枢密席上”。
施枢密圣与:《宋史·施师点传》:“施师点字圣与,上饶人。十岁通《六经》,十二能文。弱冠游太学,试每在前列,司业高宏称其文深醇有古风。……(淳熙)十年,除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十四年除知枢密院事。……十五年春,以资政殿大学士知泉州,除提举临安府洞霄宫。绍熙二年除知隆兴府、江西安抚使。师点尝谓诸子曰:‘吾平生仕宦,皆任其升沉,初未尝容心其间,不枉道附丽。独人主知之,遂至显用。夫人穷达有命,不在巧图,惟忠孝乃吾事也。’三年,得疾薨,年六十九。赠金紫光禄大夫。有奏议七卷、制槁八卷、《东宫讲议》五卷、《易说》四卷、《史识》五卷、文集八卷。”
蓬壶:东晋·王嘉《拾遗记·卷一·高辛》:“三壶,则海中三山也:一曰方壶,则方丈也;二曰蓬壶,则蓬莱也;三曰瀛壶,则瀛州也。”
飞琼:许飞琼,西王母之侍女。东汉·班固《汉武帝内传》:“王母命侍女王子登弹八琅之璈,又命侍女董双成吹云龢之笙,又命侍女石公子击昆庭之钟,又命侍女许飞琼鼓震灵之簧,侍女阮凌华拊五灵之石,侍女范成君击洞庭之磬,侍女段安香作九天之钧。”
“流莺直是妒歌声”句:唐·韩愈《和武相公早春闻莺》诗:“春风红树惊眠处,似妒歌童作艳声。”

辛弃疾
南宋著名豪放派词人、将领,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金国山东东路(原北宋京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绍兴十年(公元1140年),辛稼轩生于金国,其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绍兴三十一年(公元1161年),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时年二十一岁。历任江西、湖北、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後被弹劾落职,退隐山居。开禧北伐前後,相继被起用为绍兴知府、镇江知府、枢密都承旨等职。开禧三年(公元1207年),辛稼轩病逝,年六十八。後赠少师,谥号“忠敏”。辛稼轩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可是命运多舛,备受排挤,壮志难酬,但他恢复中原的爱国信念始终没有动摇,而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传世。今人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
► 794篇诗文
辛弃疾的其他作品
- 《 卜算子 》 —— [ 宋 ] 辛弃疾
- 《 浣溪沙 · 偶作 》 —— [ 宋 ] 辛弃疾
- 《 渔家傲 · 道德文章传几世 》 —— [ 宋 ] 辛弃疾
- 《 临江仙 · 小靥人怜都恶瘦 》 —— [ 宋 ] 辛弃疾
- 《 和赵茂嘉郎中双头芍药二首 》 —— [ 宋 ] 辛弃疾
- 《 浣溪沙 · 种梅菊 》 —— [ 宋 ] 辛弃疾
- 《 水调歌头 · 落日古城角 》 —— [ 宋 ] 辛弃疾
- 《 鹧鸪天 · 三山道中 》 —— [ 宋 ] 辛弃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