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日偶成

· 黄佐
甲子初开玉历长,朱衣皤发映朝阳。 休兵自昔沾周宴,击壤于今贡越裳。 华月未临仙掌露,东风初度御炉香。 夜来冷觉钧天梦,惟喜王春遍万方。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元日:农历正月初一,即春节。
  • 甲子:中国传统历法中的一个周期,这里指新的一年的开始。
  • 玉历:指历书,这里象征着时间的流转。
  • 朱衣:红色的官服,这里可能指官员或喜庆的服饰。
  • 皤发:白发,这里形容年长者。
  • 击壤:古代的一种游戏,这里可能指庆祝活动。
  • 越裳:古代地名,这里可能指边远地区。
  • 华月:明亮的月亮。
  • 仙掌露:仙人掌上的露水,这里形容月光的清冷。
  • 御炉香:宫廷中的香炉,这里象征着皇家的气息。
  • 钧天梦:指美好的梦境,钧天是古代神话中的天界。
  • 王春:指皇家的春天,这里象征着国家的繁荣和昌盛。

翻译

新年的第一天,历书翻开了新的一页,显得格外悠长。官员们身着红衣,白发苍苍,映照着朝阳的光辉。自从停止战争以来,我们就像周朝的宴会一样享受和平,边远地区的人们也像击壤游戏一样庆祝并进贡。明亮的月亮还未降临,仙人掌上的露水尚未凝结,东风已经吹过,宫廷中的香炉散发出香气。昨夜我做了一个美好的梦,梦中我欣喜地看到,皇家的春天已经遍布四方。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节的喜庆气氛和国家的繁荣景象。诗中通过“甲子初开”、“朱衣皤发”等词句,展现了新年的到来和人们的喜悦。同时,“休兵自昔沾周宴,击壤于今贡越裳”表达了和平与繁荣的主题。最后,“夜来冷觉钧天梦,惟喜王春遍万方”则寄托了对国家未来的美好祝愿。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对新年的美好期待和对国家的深切祝福。

黄佐

明广东香山人,字才伯,号泰泉。正德十六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出为江西提学佥事,旋改督广西学校。弃官归养,久之起右春坊右谕德,擢侍读学士,掌南京翰林院事。与大学士夏言论河套事不合,寻罢归,日与诸生论道。学从程、朱为宗,学者称泰泉先生。所著《乐典》,自谓泄造化之秘。卒,赠礼部右侍郎,谥文裕。 ► 10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