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观海楼醉后作

· 黄佐
逍遥短褐沧洲上,突兀高楼霄汉间。 潮落鱼龙犹并出,日晴鸥鹭已知还。 冲帆野色来千里,入座春声殷万山。 飞絮又随杯酒尽,东风何事亦偷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逍遥:自由自在,无拘无束。
  • 短褐:古代贫苦人穿的短上衣。
  • 沧洲:水边,多指隐士的居所。
  • 突兀:高耸,突出。
  • 霄汉:天空极高处。
  • 潮落:潮水退去。
  • 鱼龙:鱼和龙,泛指水中的生物。
  • 鸥鹭:鸥鸟和鹭鸟,常在水边活动。
  • :震动。
  • 飞絮:飘飞的柳絮。
  • 偷閒:偷懒,闲暇。

翻译

自由自在地穿着短褐,在沧洲之上漫步,高楼突兀地耸立在云霄之间。潮水退去,鱼和龙依然并肩而出,阳光明媚,鸥鹭已经知道归巢。冲天的帆影带来了千里之外的野色,入座的春风声震动着万山。飘飞的柳絮随着杯酒的结束而消散,东风为何也显得如此闲适。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登高望远的景象,通过高楼、潮水、鱼龙、鸥鹭等自然元素,展现了作者超然物外的心境。诗中“逍遥短褐沧洲上”一句,即表达了作者不受世俗束缚的自由态度。后文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如“冲帆野色来千里,入座春声殷万山”,进一步以壮阔的视野和生动的声色,传达出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悠然自得。结尾的“飞絮又随杯酒尽,东风何事亦偷閒”则带有哲理意味,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的恒常,以及作者对此的深刻感悟。

黄佐

明广东香山人,字才伯,号泰泉。正德十六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出为江西提学佥事,旋改督广西学校。弃官归养,久之起右春坊右谕德,擢侍读学士,掌南京翰林院事。与大学士夏言论河套事不合,寻罢归,日与诸生论道。学从程、朱为宗,学者称泰泉先生。所著《乐典》,自谓泄造化之秘。卒,赠礼部右侍郎,谥文裕。 ► 10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