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都门:京城的城门。
- 疋马:一匹马。疋(pǐ),古同“匹”。
- 折柳:古代送别时常折柳枝相赠,寓意离别。
- 鬓未丝:指头发尚未变白,比喻年轻。
- 北风:北方的风,常带有寒冷之意。
- 南菊:指南方的菊花,菊花常在秋天开放,象征高洁。
- 鸠声唤雨:鸠鸟的叫声常被认为能预示雨的到来。
- 寥廓:空旷深远的样子。
- 龙气成云:比喻气象万千,变化莫测。
- 陆离:色彩繁杂,变化多端。
- 畎亩:田间,田地。畎(quǎn),田间的小沟。
- 傅岩:古代传说中的贤人,曾隐居山林。
- 勋业:功勋和事业。
翻译
在京城的城门外,我骑着一匹马,希望时间能慢些,让我折下柳枝与你告别,你的鬓发尚未斑白,显得如此年轻。北风似乎有意驱散我的醉意,而南方的菊花则在静静等待我赋诗。鸠鸟的叫声预示着雨水的到来,天空显得格外空旷;龙气化作云彩,变化万千,令人眼花缭乱。我不必担忧田间的岁月,因为我期待着像傅岩那样,在隐居中成就一番伟大的勋业。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在京城门外送别友人的情景,通过折柳、北风、南菊等意象,表达了离别的情感和对未来的期待。诗中“鸠声唤雨”和“龙气成云”运用了生动的自然景象,增强了诗的意境和情感表达。结尾处提到“傅岩勋业”,展现了诗人对未来功业的向往和决心,体现了诗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黄佐
明广东香山人,字才伯,号泰泉。正德十六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出为江西提学佥事,旋改督广西学校。弃官归养,久之起右春坊右谕德,擢侍读学士,掌南京翰林院事。与大学士夏言论河套事不合,寻罢归,日与诸生论道。学从程、朱为宗,学者称泰泉先生。所著《乐典》,自谓泄造化之秘。卒,赠礼部右侍郎,谥文裕。
► 1002篇诗文
黄佐的其他作品
- 《 咏灯花次余仲栗韵 》 —— [ 明 ] 黄佐
- 《 都城引送陈七表兄之横浦 》 —— [ 明 ] 黄佐
- 《 秋夜卧疾 》 —— [ 明 ] 黄佐
- 《 江南弄七首江南弄 》 —— [ 明 ] 黄佐
- 《 中秋不见月文徵仲席上赋 》 —— [ 明 ] 黄佐
- 《 雨中得吕氏读诗记答李三洲四首 》 —— [ 明 ] 黄佐
- 《 南归途中杂诗二十二首 》 —— [ 明 ] 黄佐
- 《 沙洲草堂四首为欧氏题 》 —— [ 明 ] 黄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