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秋三首时洪都兵变予方种菊东篱有终焉之志因赋此诗

· 黄佐
漠漠秋阴云满城,梦回惊问此何声。 紫台霜急雁初到,沧海月寒潮自生。 宋玉萧条曾作赋,杜陵摇落最关情。 东篱生意依然在,无数黄花照眼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漠漠:形容云雾密布的样子。
  • 紫台:指紫微垣,古代星象学中代表皇宫的星区。
  • 沧海:大海。
  • 宋玉:战国时期楚国诗人,以辞赋著称。
  • 杜陵:指杜甫,唐代著名诗人,因其晚年居于长安杜陵,故称。
  • 摇落:凋零,衰败。
  • 东篱:东边的篱笆,常用来指代隐居的地方。
  • 黄花:菊花。

翻译

秋天的阴云密布,笼罩着整个城市,我在梦中惊醒,询问这是什么声音。紫微垣的方向,寒霜正急,大雁刚刚飞到,而大海之上,月光寒冷,潮水自然涌起。宋玉曾经萧条地作赋,杜甫的诗篇中,对凋零的景象最为关情。东边的篱笆下,我种的菊花依然生机勃勃,无数的黄花在眼前闪耀着明亮的光彩。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景象,通过“漠漠秋阴”、“紫台霜急”、“沧海月寒”等意象,传达出深秋的凄凉与寂寥。诗中提到宋玉和杜甫,借用他们的文学形象来表达自己对时局的感慨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最后,诗人以“东篱生意”和“无数黄花”作结,表达了自己在动荡时局中,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欣赏,展现了诗人坚韧不拔、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

黄佐

明广东香山人,字才伯,号泰泉。正德十六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出为江西提学佥事,旋改督广西学校。弃官归养,久之起右春坊右谕德,擢侍读学士,掌南京翰林院事。与大学士夏言论河套事不合,寻罢归,日与诸生论道。学从程、朱为宗,学者称泰泉先生。所著《乐典》,自谓泄造化之秘。卒,赠礼部右侍郎,谥文裕。 ► 10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