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十日奉迎大驾纪事二首

· 黄佐
奏凯欢呼大驾回,一时和气满燕台。 端门日丽龙旗入,驰道风清凤吹来。 九庙神灵真有托,百年文运定重开。 都人此日瞻依切,共说君王有将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奏凯:打胜仗后所奏的凯歌。
  • 和气:和谐的气氛。
  • 燕台:指北京。
  • 端门:皇宫的正门。
  • 龙旗:皇帝的旗帜。
  • 驰道:古代供君王行驶车马的道路。
  • 凤吹:指皇家仪仗中的音乐。
  • 九庙:指帝王的宗庙,泛指皇家的祖先。
  • 文运:文化繁荣的时期。
  • 瞻依:仰望和依靠。
  • 将才:军事才能。

翻译

打胜仗后欢呼声中,皇帝的队伍回到了北京,一时间和谐的气氛弥漫着整个城市。皇宫的正门在阳光下显得格外明亮,皇帝的旗帜随风飘扬,驰道上风清气爽,皇家仪仗的音乐声传来。皇家的祖先们似乎真的有所托付,预示着百年文化繁荣的时期将重新开启。这一天,京城的人们都急切地仰望着皇帝,纷纷称赞君王拥有卓越的军事才能。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明朝时期皇帝凯旋归来的盛况,通过“奏凯欢呼”、“和气满燕台”等词句,展现了民众对皇帝的欢迎和敬仰。诗中“端门日丽龙旗入,驰道风清凤吹来”以华丽的语言描绘了皇家仪仗的壮观场面,体现了皇帝的威严和国家的繁荣。结尾的“都人此日瞻依切,共说君王有将才”则表达了民众对皇帝军事才能的认可和依赖,展现了皇帝在民众心中的崇高地位。整首诗语言庄重,意境宏大,充满了对皇帝的赞美和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期许。

黄佐

明广东香山人,字才伯,号泰泉。正德十六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出为江西提学佥事,旋改督广西学校。弃官归养,久之起右春坊右谕德,擢侍读学士,掌南京翰林院事。与大学士夏言论河套事不合,寻罢归,日与诸生论道。学从程、朱为宗,学者称泰泉先生。所著《乐典》,自谓泄造化之秘。卒,赠礼部右侍郎,谥文裕。 ► 10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