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颂补遗九首治洪水
洪水滔天,浩浩方割。
怀山襄陵,帝咨四岳。
禹作司空,惟荒度土功。
暨益秉烈火,山泽乃通。
有鸟高飞,鸣且哺矣。
呱呱者子,不皇顾矣。
龙门辟兮,播为九河。
崇禹之功兮,万世是何。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浩浩方割:浩浩,形容水势盛大;方割,普遍地为害。
- 怀山襄陵:怀,包围;襄,上升;陵,山陵。形容洪水泛滥,包围了山岭,淹没了丘陵。
- 帝咨四岳:帝,指尧帝;咨,询问;四岳,古代四方诸侯之长。
- 禹作司空:禹,大禹;作,担任;司空,古代官名,掌管工程。
- 荒度土功:荒,广泛;度,治理;土功,指治水工程。
- 暨益秉烈火:暨,与;益,伯益,禹的助手;秉,持;烈火,大火,这里指用火焚烧山林以开路。
- 龙门辟:龙门,地名,在今陕西省韩城市和山西省河津市之间,相传禹治水时开凿。
- 播为九河:播,分散;九河,指黄河下游的九条支流。
翻译
洪水滔天,浩浩荡荡地普遍为害。 它包围了山岭,淹没了丘陵,尧帝询问四方的诸侯。 大禹担任了司空,广泛地治理水土工程。 与伯益一起,手持烈火焚烧山林,使山川河流得以通畅。 有鸟儿在高空中飞翔,鸣叫着哺育幼鸟。 而禹的儿子呱呱坠地,他却无暇顾及。 龙门被开凿,黄河被分散成九条支流。 崇尚大禹的功绩,万世之后仍被人们称颂。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大禹治水的壮丽场景,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简洁的语言,展现了禹的伟大功绩和无私精神。诗中“洪水滔天,浩浩方割”等句,形象地描绘了洪水的浩大和危害,而“禹作司空,惟荒度土功”等句,则突出了禹的治水决心和行动。最后,“崇禹之功兮,万世是何”一句,表达了对禹功绩的崇敬和对其影响的深远思考。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是对大禹治水精神的赞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