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雨后风沙大作晚泊临清

· 黄佐
笑辞钟鼎向山林,去路尘沙苦见侵。 万里舟航淹日月,九河风雨战晴阴。 草堂花竹萦春梦,泽国鱼龙伴夜吟。 心迹不教双寂寞,灯前呼酒漫开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钟鼎:古代的乐器,这里指富贵人家。
  • 山林:指隐居的地方。
  • :淹没,这里指长时间的停留。
  • 九河:指黄河的九条支流,泛指河流。
  • 泽国:水乡,多水的地方。
  • 鱼龙:水中生物,这里泛指水中的生物。
  • 心迹:内心的想法和外在的行为。

翻译

笑着告别富贵人家,向着山林隐居之地前行,途中尘沙飞扬,苦于被侵扰。万里航行的船只,因风雨而长时间停留,黄河的支流在晴天和阴天之间交战。草堂中的花竹环绕着春天的梦境,水乡的鱼龙伴随着夜晚的吟唱。内心的想法和外在的行为并不孤独,灯前叫来酒,敞开衣襟畅饮。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告别繁华,向往自然隐居生活的情感。诗中,“笑辞钟鼎向山林”一句,即表达了诗人对富贵生活的超然态度和对山林隐居的向往。后文通过“万里舟航淹日月”和“九河风雨战晴阴”描绘了旅途的艰辛和自然的壮阔,而“草堂花竹萦春梦,泽国鱼龙伴夜吟”则进一步以自然景物的宁静美好,来象征诗人内心的平和与满足。最后两句“心迹不教双寂寞,灯前呼酒漫开襟”则展现了诗人在隐居生活中的自得其乐,不受外界干扰,享受着简单而真实的生活乐趣。

黄佐

明广东香山人,字才伯,号泰泉。正德十六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出为江西提学佥事,旋改督广西学校。弃官归养,久之起右春坊右谕德,擢侍读学士,掌南京翰林院事。与大学士夏言论河套事不合,寻罢归,日与诸生论道。学从程、朱为宗,学者称泰泉先生。所著《乐典》,自谓泄造化之秘。卒,赠礼部右侍郎,谥文裕。 ► 10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