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朝

· 黄佐
苑云城树隐苍苍,仙漏销沉宝炬光。 露下貔貅金队冷,风前鹓鹭玉声长。 螭头渐近闻天语,豹尾徐开挹御香。 朝罢宫臣导清跸,空瞻团扇护君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苑云城树:指宫苑中的云和城墙边的树。
  • 仙漏:古代计时器,这里指时间。
  • 宝炬:华丽的灯火。
  • 貔貅:传说中的神兽,这里指宫廷的卫士。
  • 金队:指装备精良的军队。
  • 鹓鹭:古代传说中的鸟,这里比喻朝中的官员。
  • 玉声:指官员们行走时玉佩发出的声音。
  • 螭头:古代建筑上的装饰物,这里指宫殿的顶部。
  • 豹尾:古代帝王车驾上的装饰,这里指帝王的车驾。
  • 御香:皇帝的香气。
  • 清跸:皇帝出行时清道的仪式。
  • 团扇:圆形的扇子,这里指宫女手中的扇子。

翻译

宫苑中的云和城墙边的树隐约可见,苍茫一片。时间流逝,华丽的灯火渐渐熄灭。露水滴落在装备精良的卫士身上,使他们感到寒冷;风中,朝中的官员们行走时玉佩发出悠长的声音。宫殿顶部渐渐接近,能听到天子的声音;帝王的车驾缓缓展开,可以闻到皇帝的香气。朝会结束后,宫廷官员引导皇帝出行清道的仪式,只能远远地看到宫女手中的团扇,守护着君王。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明朝宫廷早朝的场景,通过细腻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宫廷的庄严与神秘。诗中运用了许多象征性的词汇,如“貔貅”、“鹓鹭”等,增强了诗歌的象征意义和艺术效果。同时,通过对宫廷细节的描写,如“仙漏销沉宝炬光”、“风前鹓鹭玉声长”,传达了时间的流逝和朝会的肃穆气氛。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宫廷生活的深刻感受。

黄佐

明广东香山人,字才伯,号泰泉。正德十六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出为江西提学佥事,旋改督广西学校。弃官归养,久之起右春坊右谕德,擢侍读学士,掌南京翰林院事。与大学士夏言论河套事不合,寻罢归,日与诸生论道。学从程、朱为宗,学者称泰泉先生。所著《乐典》,自谓泄造化之秘。卒,赠礼部右侍郎,谥文裕。 ► 10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