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荒哉:荒唐啊。
- 阳台梦:指男女欢会之事。
- 匹仇:匹配的仇敌,指不合适的伴侣。
- 淄渑:淄水和渑水,比喻不同的事物或人。
- 断流:河流干涸,比喻关系破裂。
- 汉廷:汉朝朝廷。
- 群策:众多策略。
- 一言相千秋:一句话影响深远。
- 金石:金属和石头,比喻坚固不朽。
- 婴罪尤:遭受罪责。
- 河清:比喻时机成熟或政治清明。
- 汉广:汉水宽广,比喻难以逾越的障碍。
- 言树:说话的树,比喻通过言语传达信息。
- 谖草花:忘忧草,传说中能使人忘记忧愁的草。
翻译
荒唐啊,那阳台上的梦境,无情地成了不合适的伴侣。如果不是精神上的契合,就像淄水和渑水一样,终将断流。汉朝朝廷富有众多策略,一句话就能影响千秋万代。用金石刻下的盟誓,转眼间却遭受罪责。河清的时机尚可等待,但汉水的宽广却难以追求。通过言语传达忘忧草的花,或许可以用来忘记我的忧愁。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阳台梦”与“匹仇”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与现实差距的感慨。诗中“淄渑为断流”形象地描绘了不合精神契合的关系终将破裂。后文通过对“汉廷”、“金石”等意象的运用,展现了历史的深远影响和个人命运的无奈。最后,诗人寄希望于“谖草花”,寻求一种忘却忧愁的方式,体现了诗人对解脱的渴望。
黄佐
明广东香山人,字才伯,号泰泉。正德十六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出为江西提学佥事,旋改督广西学校。弃官归养,久之起右春坊右谕德,擢侍读学士,掌南京翰林院事。与大学士夏言论河套事不合,寻罢归,日与诸生论道。学从程、朱为宗,学者称泰泉先生。所著《乐典》,自谓泄造化之秘。卒,赠礼部右侍郎,谥文裕。
► 1002篇诗文
黄佐的其他作品
- 《 寿封君陶醒斋 》 —— [ 明 ] 黄佐
- 《 感秋三首时洪都兵变予方种菊东篱有终焉之志因赋此诗 》 —— [ 明 ] 黄佐
- 《 峡山寻铁壁泉源宴挹泉亭次王十竹韵二首 》 —— [ 明 ] 黄佐
- 《 仲夏酿荔枝酒成与欧麦二友同酌次韵一首因麦有及于天宝故事因及之 》 —— [ 明 ] 黄佐
- 《 梁思伯惠盆兰对酒有作学月露体 》 —— [ 明 ] 黄佐
- 《 草堂饯别诸生偶成三首 》 —— [ 明 ] 黄佐
- 《 迎祥寺后游次韵四首 其二 》 —— [ 明 ] 黄佐
- 《 咏竹分得临字 》 —— [ 明 ] 黄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