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梁佥宪应房之贵州次韵二首

· 黄佐
脉脉怀燕北,行行度楚西。 地连丹水阔,天入翠屏低。 奋翅看鹏翼,骖驔送马蹄。 未须谈贵竹,吾意在烝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脉脉(mò mò):含情相视的样子。
  • 燕北:指燕山以北的地区。
  • 楚西:指楚地的西部。
  • 丹水:河流名,具体位置不详。
  • 翠屏:形容山峦青翠如屏风。
  • 鹏翼:比喻宏大的志向或抱负。
  • 骖驔(cān diàn):古代指驾车的马,这里指马蹄声。
  • 贵竹:指贵州,因贵州多竹而得名。
  • 烝黎(zhēng lí):指百姓,民众。

翻译

含情脉脉地怀念燕山以北的地方,一路行走穿越楚地的西部。 大地与丹水相连,显得宽阔无垠,天空低垂,仿佛融入青翠的山峦之中。 抬头仰望,仿佛能看到振翅高飞的大鹏,耳边回响着马蹄疾驰的声音。 此时此刻,无需多谈贵州的竹林,我的心意全在那些普通的百姓身上。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述旅途中的景色与心情,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百姓的深切关怀。诗中“脉脉怀燕北”与“行行度楚西”形成对比,展现了诗人的思乡之情与旅途的艰辛。后两句以壮阔的自然景象为背景,寓意着诗人对民众福祉的宏大愿景。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与高尚的情操。

黄佐

明广东香山人,字才伯,号泰泉。正德十六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出为江西提学佥事,旋改督广西学校。弃官归养,久之起右春坊右谕德,擢侍读学士,掌南京翰林院事。与大学士夏言论河套事不合,寻罢归,日与诸生论道。学从程、朱为宗,学者称泰泉先生。所著《乐典》,自谓泄造化之秘。卒,赠礼部右侍郎,谥文裕。 ► 10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