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别王澹庵迁秩建南道

四载埙篪共合簪,洞庭不似两情深。 清宵有月频疑色,妙曲无弦倍赏音。 白鹤峰头天渐远,碧云楼畔树芳森。 并州父老如相问,倦雨惟知向茂林。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埙篪(xūn chí):古代的两种乐器,埙是一种陶制的吹奏乐器,篪是一种竹制的吹奏乐器。这里比喻和谐的友情。
  • 合簪:指朋友相聚。
  • 洞庭:指洞庭湖,这里比喻深厚的情感。
  • 无弦:指无弦琴,比喻高雅的音乐或艺术。
  • 白鹤峰:地名,具体位置不详,可能指某个山峰。
  • 碧云楼:地名,具体位置不详,可能指某个楼阁。
  • 并州:古地名,今山西省太原市一带。
  • 茂林:茂密的树林,这里指隐居的地方。

翻译

四年来,我们像埙篪一样和谐地相聚,洞庭湖的深情也比不上我们的情感深厚。在清冷的夜晚,月光常让人怀疑它的颜色,而那些没有弦的妙曲却倍增了欣赏的音韵。白鹤峰头的天空渐渐遥远,碧云楼旁的树木郁郁葱葱。如果并州的父老乡亲问起我,告诉他们我已厌倦了雨季,只知道向往茂密的树林。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王澹庵的深厚情谊及对其迁职远行的不舍。诗中运用“埙篪”、“洞庭”等意象,形象地描绘了两人友情的和谐与深沉。后两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寄托了对友人未来的美好祝愿及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表现力。

黄公辅

明广东新会人,字振玺。万历四十四年进士,官御史,忤魏忠贤去官。后迁江西参政,分守宝庆,有政绩。 ► 54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