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泗州邀饮弘善寺次太仆侄孙韵

参军欲往濠梁日,珍重珠筵一见招。 东郭云中藏雁塔,夕阳山外起霞标。 竹林二阮期横榻,桑梓群公故驻轺。 梵乐仙歌喧入座,南薰披拂似虞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参军:古代官职名,这里指刘泗州。
  • 濠梁:地名,今安徽省凤阳县一带。
  • 珠筵:华丽的宴席。
  • 东郭:东边的城郊。
  • 雁塔:指佛塔,这里可能指弘善寺内的塔。
  • 霞标:霞光。
  • 竹林二阮:指阮籍和阮咸,两人都是魏晋时期的文学家,以隐逸著称。
  • 桑梓:家乡的代称。
  • 驻轺:停车。轺(yáo),古代的一种轻便马车。
  • 梵乐仙歌:指佛教音乐和仙人般的歌声。
  • 南薰:南风。
  • 虞韶:虞舜时期的音乐,这里指美妙的音乐。

翻译

参军刘泗州即将前往濠梁之日,我珍重地接受了他的华丽宴席的邀请。在东郊的云雾中,隐藏着弘善寺的佛塔,夕阳下山外升起了绚丽的霞光。我期待着与像阮籍和阮咸那样的高士共度时光,家乡的群公们也停下了他们的马车。佛教音乐和仙人般的歌声喧闹地进入宴席,南风吹拂,仿佛虞舜时期的美妙音乐。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应刘泗州邀请参加弘善寺宴会的情景,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历史人物的引用,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家乡的深情。诗中“东郭云中藏雁塔,夕阳山外起霞标”一句,以景入情,展现了宴会地点的幽静与美丽。后文通过“竹林二阮”和“桑梓群公”的典故,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对高洁生活的追求和对家乡亲友的思念。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高雅的情怀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黄廷用

明福建莆田人,字汝行,号少村、四素居士。嘉靖十四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翰林检讨,历司经局洗马兼翰林侍讲,以言官论,出为衡州府通判,累官至工部右侍郎,又被论罢归。倭寇陷莆田,被俘,历五月乃得归。有《少村漫稿》。 ► 55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