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座主大司成李渠翁之南雍

南国仪刑存大雅,及门犹是旧诸生。 春风桃李凝芳露,璧水鱼龙浴晓晴。 五夜台光横斗极,四时佳气绕江城。 君王不久需端揆,特赐商霖出大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南国:指南方地区。
  • 仪刑:典范,榜样。
  • 大雅:高尚雅正。
  • 及门:指学生。
  • 桃李:比喻学生。
  • 璧水:古代学校名,这里指学校。
  • 鱼龙:比喻学生。
  • 五夜:指深夜。
  • 台光:指星光。
  • 斗极:北斗星。
  • 四时:四季。
  • 佳气:美好的气象。
  • 江城:指南京。
  • 端揆:指宰相。
  • 商霖:商代的贤相伊尹和周代的贤相周公旦,比喻贤相。
  • 大明:指明朝。

翻译

南方地区依然保持着高尚雅正的典范,那些学生依旧是旧时的模样。春风中的桃李凝聚着芳露,学校里的学生们如同鱼龙在清晨的阳光下沐浴。深夜里,星光横跨北斗,四季的美好气象环绕着南京城。君王不久将需要贤相辅佐,特赐贤相如同商代的伊尹和周代的周公旦,从大明王朝中走出。

赏析

这首作品赞美了南方地区的文化底蕴和教育环境,通过春风桃李、璧水鱼龙的意象,描绘了学生们的朝气蓬勃。诗中“五夜台光横斗极,四时佳气绕江城”展现了南京城的美丽夜景和四季变换的美好气象,寓意着国家的繁荣昌盛。结尾提到君王不久将需要贤相辅佐,预示着国家对人才的渴求,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美好祝愿。

黄廷用

明福建莆田人,字汝行,号少村、四素居士。嘉靖十四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翰林检讨,历司经局洗马兼翰林侍讲,以言官论,出为衡州府通判,累官至工部右侍郎,又被论罢归。倭寇陷莆田,被俘,历五月乃得归。有《少村漫稿》。 ► 55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