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忽忽:匆匆,形容时间过得很快。
- 流光:光阴,时间。
- 南冠:古代南方楚国的帽子,后借指囚犯。这里指作者自己。
- 冥鸿:高飞的鸿雁,比喻高才之士或有远大理想的人。
- 罹(lí):遭受,遭遇。
- 鱼网:比喻困境或灾难。
- 羸马:瘦弱的马。
- 鼓车:古代载鼓的车,比喻低贱或无用的工作。
- 砧杵:捣衣的工具,砧是垫石,杵是棒槌。这里指捣衣声,常用来形容秋天的凄凉。
- 寒信:寒意,秋寒的消息。
- 摇落:凋零,落下。
- 柳条疏:柳树的枝条稀疏,形容秋天柳树凋零的景象。
- 索居:孤独地居住。
翻译
匆匆间,已是九月初,我这囚犯又度过了一年多。 高飞的鸿雁为何会落入困境,瘦弱的马儿仍能拉着鼓车前行。 砧杵声中传来早秋的寒意,风霜使得柳树枝条稀疏凋零。 若非有知己的慰藉,面对此景,我怎能不感叹孤独的生活。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黄淮在囚禁中写给友人的,表达了他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困境的无奈。诗中,“冥鸿罹鱼网”形象地比喻了高才之士遭遇不幸,而“羸马犹堪驾鼓车”则显示了作者不屈的精神。后两句通过对秋景的描绘,进一步抒发了内心的孤寂和凄凉。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在逆境中的坚韧和对友情的珍视。
黄淮
明浙江永嘉人,字宗豫,洪武三十年进士。永乐时,曾与解缙等并直文渊阁,进右春坊大学士。后为汉王高煦所谮,系诏狱十年。洪熙初复官,寻兼武英殿大学士,与杨荣等同掌内制。官终户部尚书。性明果,达于治体,善谳疑狱。有《省愆集》、《黄介庵集》。
► 370篇诗文
黄淮的其他作品
- 《 屏迹 》 —— [ 明 ] 黄淮
- 《 承樗庵兰室见和再用韵酬之 》 —— [ 明 ] 黄淮
- 《 水仙子过折桂令九日思亲 》 —— [ 明 ] 黄淮
- 《 乙未夏五月初三日夜梦侍朝因追想平日所见成绝句三十八首 其十六 》 —— [ 明 ] 黄淮
- 《 乙未夏五月初三日夜梦侍朝因追想平日所见成绝句三十八首 其四 》 —— [ 明 ] 黄淮
- 《 乙未夏五月初三日夜梦侍朝因追想平日所见成绝句三十八首 其二十二 》 —— [ 明 ] 黄淮
- 《 中秋次韵二首 》 —— [ 明 ] 黄淮
- 《 戊戌元夕 》 —— [ 明 ] 黄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