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友人中秋月诗韵

· 黄淮
曾照当年苜蓿盘,却于今夕动愁端。 浊醪何自供杯斝,灏气多应彻肺肝。 夜漏无声天阙迥,露华如水井梧寒。 更祈早晚承恩诏,翰苑明年仔细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苜蓿盘:古代文人常以苜蓿盘象征清贫的生活。
  • 浊醪:指未经过滤的酒,这里泛指酒。
  • 杯斝:古代的酒器,这里指饮酒。
  • 灏气:指浩大的气象或气息。
  • 肺肝:比喻内心深处。
  • 夜漏:古代用来计时的漏壶,这里指夜晚的时间。
  • 天阙:指皇宫,也泛指天庭。
  • 露华:露水的美称。
  • 井梧:井边的梧桐树。
  • 承恩诏:指皇帝的恩赐或诏书。
  • 翰苑:翰林院的别称,指文人的聚集地。

翻译

曾经照耀着当年清贫生活的苜蓿盘,如今却在今夜触动了我的忧愁。 这酒是从何处来供我饮用的呢?浩大的气息似乎已经渗透到我的内心深处。 夜深人静,时间悄然流逝,天庭显得遥远,露水如水珠般晶莹,井边的梧桐树透着寒意。 更加祈愿早日接到皇帝的恩诏,明年在翰林院中细细品味。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盼。诗中“苜蓿盘”与“浊醪”形成鲜明对比,反映了诗人生活的变迁。夜晚的静谧与天阙的遥远,露华与井梧的寒意,共同营造了一种深沉而幽远的意境。结尾的祈愿,透露出诗人对未来仕途的憧憬和对文学生活的向往。

黄淮

明浙江永嘉人,字宗豫,洪武三十年进士。永乐时,曾与解缙等并直文渊阁,进右春坊大学士。后为汉王高煦所谮,系诏狱十年。洪熙初复官,寻兼武英殿大学士,与杨荣等同掌内制。官终户部尚书。性明果,达于治体,善谳疑狱。有《省愆集》、《黄介庵集》。 ► 3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