榕城春日

自从五月入江城,犹滞故园三日程。 万里驱驰还是客,百年行止总浮生。 夜来每系松楸梦,春到宁忘杨柳情。 安得干戈不阻绝,归人搔首乐升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榕城:指福州,因城内有大量榕树而得名。
  • 江城:指长江边的城市,这里可能指福州。
  • 故园:故乡。
  • 驱驰:奔波劳碌。
  • 行止:行动和停留,指生活。
  • 浮生:短暂无常的人生。
  • 松楸:松树和楸树,常用来象征故乡或长寿。
  • 干戈:古代兵器,这里指战争。
  • 阻绝:阻断,隔绝。
  • 搔首:抓头,形容焦虑不安的样子。

翻译

自从五月进入这榕树成荫的福州城,我仍滞留在离故乡只有三日路程的地方。 万里奔波,我依旧是个旅人,一生漂泊,总是短暂无常。 夜晚常常梦见故乡的松树和楸树,春天到来,怎能忘记那杨柳的柔情。 真希望战争不再阻断归途,让我这焦虑不安的归人能享受和平的快乐。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和对和平生活的渴望。诗中,“榕城”与“故园”形成对比,突出了诗人身处异乡的孤独感。通过“松楸梦”和“杨柳情”的描绘,诗人巧妙地表达了对故乡的眷恋。结尾的“安得干戈不阻绝,归人搔首乐升平”更是直抒胸臆,强烈地表达了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的向往。

黄廷用

明福建莆田人,字汝行,号少村、四素居士。嘉靖十四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翰林检讨,历司经局洗马兼翰林侍讲,以言官论,出为衡州府通判,累官至工部右侍郎,又被论罢归。倭寇陷莆田,被俘,历五月乃得归。有《少村漫稿》。 ► 55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