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穷啚诗时九首为周侍御同年

· 黄佐
衡茅勿云蔀,闯门当见天。 孩提勿云小,宗祏当绵延。 弥月拜舅姑,缟素登堂前。 嗟哉老无子,仗尔娱暮年。 尔孤不识父,呱呱泪如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衡茅:简陋的茅屋。
  • (bù):遮蔽。
  • 闯门:推门而入。
  • 孩提:幼小的孩子。
  • 宗祏(shí):宗庙中藏神主的石室。
  • 绵延:延续不断。
  • 弥月:满月。
  • 舅姑:公婆。
  • 缟素:白色的丧服。
  • 堂前:正房之前。
  • 嗟哉:感叹词,唉。
  • 暮年:晚年。
  • 尔孤:你的孤儿。
  • 呱呱:婴儿哭声。
  • 泪如泉:形容眼泪很多,像泉水一样。

翻译

不要说简陋的茅屋遮蔽了天空,推门而入应当能见到天日。不要说幼小的孩子还小,宗庙中的神主应当能延续不断。满月时拜见公婆,穿着白色的丧服站在正房之前。唉,我老了没有儿子,只能依靠你来娱乐我的晚年。你的孤儿还不认识父亲,哭声中泪水如泉水般涌出。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老者对未来的期望和对现实的无奈。诗中,“衡茅勿云蔀,闯门当见天”表达了老者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即使环境简陋,也要保持希望。而“孩提勿云小,宗祏当绵延”则体现了对家族延续的期盼。后半部分,诗人通过“弥月拜舅姑,缟素登堂前”和“嗟哉老无子,仗尔娱暮年”等句,展现了一个孤独老人的心境,他寄希望于幼小的孙子,希望他能成为自己晚年的慰藉。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表达了诗人对家族和未来的深切关怀。

黄佐

明广东香山人,字才伯,号泰泉。正德十六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出为江西提学佥事,旋改督广西学校。弃官归养,久之起右春坊右谕德,擢侍读学士,掌南京翰林院事。与大学士夏言论河套事不合,寻罢归,日与诸生论道。学从程、朱为宗,学者称泰泉先生。所著《乐典》,自谓泄造化之秘。卒,赠礼部右侍郎,谥文裕。 ► 10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