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宿篇游清远峡山寺作

· 黄佐
中宿之山吁壮哉,山巅兰若峥嵘开。 两崖夹束怒涛涌,扃钥二曜走万雷。 林壑苍苍莽交互,北梦南云入回顾。 帝子来游不记春,柔橹轻鸥自朝暮。 我来披翠上上方,忆从萝幌闻妙香。 旧游回首十年梦,天风吹我芙蓉裳。 山僧与话尽茫昧,玉环金锁今何在。 半云亭子故依然,谁构曾轩屹相对。 曲磴盘盘穷眼瀰,眼眵足趼不自知。 满前丛竹舞风叶,映水恐是青蛟螭。 崎岖西转穿茆入,和光洞古烟光湿。 烛龙下照开积阴,仰听玄蝉啸风急。 起来燕坐形神清,鱼鸟嬉恬如有情。 忽闻云外暮钟动,殷殷似斗飞泉鸣。 攀条尚欲搴琼蕊,荷锸还思寻石髓。 赏馀兴极且登舻,月出金枢浩如洗。 向来探历无乃劳,凭虚舒笑天为高。 岩居川观夙所愿,世间龙蠖真毫毛。 江干击汰美清夜,与客开尊共倾泻。 且置万事聊歌呼,飞来之说知有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中宿:指中途停留。
  • 兰若:指寺庙。
  • 峥嵘:形容山势高峻。
  • 扃钥:比喻封闭或守护。
  • 二曜:指日月。
  • 万雷:比喻声音巨大。
  • 林壑:山林与沟壑。
  • 苍苍:形容草木茂盛。
  • 交互:交错。
  • 柔橹:轻轻摇动的船桨。
  • 萝幌:藤萝编织的窗帘。
  • 上方:指山顶。
  • 茫昧:模糊不清。
  • 曾轩:高大的楼阁。
  • 曲磴:曲折的石阶。
  • 盘盘:曲折回旋的样子。
  • :满。
  • 眼眵:眼屎。
  • 足趼:脚底的老茧。
  • 青蛟螭:传说中的水生动物,形似龙。
  • :茅草。
  • 和光洞:地名,洞名。
  • 烛龙:神话中的龙,能照亮黑暗。
  • 元蝉:即玄蝉,黑色的蝉。
  • 燕坐:安静地坐着。
  • 鱼鸟嬉恬:鱼和鸟自由自在地嬉戏。
  • 殷殷:形容声音深沉。
  • :摘取。
  • 琼蕊:美丽的花朵。
  • 荷锸:扛着锄头。
  • 石髓:传说中的仙药。
  • 赏馀:欣赏之余。
  • 兴极:兴致极高。
  • 登舻:上船。
  • 金枢:指天上的星宿。
  • 凭虚:凭空。
  • 舒笑:开怀大笑。
  • 岩居川观:居住在山岩,观赏河流。
  • 龙蠖:比喻隐居或不显露的人。
  • 击汰:划船。
  • 飞来之说:指飞来峰的传说。

翻译

中宿山真是壮观啊,山顶上的寺庙巍峨耸立。两边的山崖夹峙,怒涛汹涌,仿佛守护着日月,发出万雷般的声响。山林与沟壑交错,苍苍莽莽,回首北望,南云飘渺。帝子游历此地,不记得春光已逝,轻舟与海鸥相伴,朝朝暮暮。我登上山顶,回忆起曾在萝幌间闻到的妙香。旧游如梦,十年已过,天风吹拂着我的芙蓉衣裳。与山僧对话,一切都显得模糊不清,玉环金锁已不知去向。半云亭依旧,谁又建起了高大的楼阁与之相对。曲折的石阶盘旋而上,眼前满是舞动的竹叶,映水之处,仿佛有青蛟螭潜伏。崎岖地转向西,穿过茅草进入和光洞,古老的烟光湿润。烛龙照亮了积阴,仰听玄蝉在风中急促地鸣叫。坐下来,形神清爽,鱼鸟嬉戏,仿佛有情。忽然听到云外暮钟响起,声音深沉,如同斗飞泉鸣。攀着枝条还想摘取美丽的花朵,扛着锄头还想寻找仙药。欣赏之余,兴致极高,便上船,月亮升起,星光如洗。刚才的探险虽然辛苦,但凭空舒展笑容,天空显得更高。居住在山岩,观赏河流,这是我素来的愿望,世间的一切隐居或不显露的人,都如同毫毛一般微不足道。在江边划船,享受这美好的夜晚,与客人开怀畅饮。暂且放下万事,只管歌唱欢呼,飞来峰的传说,谁知道真假。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中宿山的壮丽景色和作者的游历体验,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山水的魅力和作者的情感。诗中,“中宿之山吁壮哉”一句,即以感叹的语气开篇,奠定了全诗的基调。随后,通过对山势、水声、林壑的细腻描绘,构建出一幅宏大的自然画卷。诗的后半部分,则转向对个人感受的抒发,回忆旧游,感慨时光,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深深眷恋和对尘世纷扰的超脱态度。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作者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

黄佐

明广东香山人,字才伯,号泰泉。正德十六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出为江西提学佥事,旋改督广西学校。弃官归养,久之起右春坊右谕德,擢侍读学士,掌南京翰林院事。与大学士夏言论河套事不合,寻罢归,日与诸生论道。学从程、朱为宗,学者称泰泉先生。所著《乐典》,自谓泄造化之秘。卒,赠礼部右侍郎,谥文裕。 ► 10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