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载行二首赠王子崇
十载之行我在燕,与君相好随莺迁。
十载之后我归粤,与君相好听莺别。
听莺走马朝玉京,玉京十二楼五城。
山龙垂衣御紫清,羡君输丹达天扃。
彤云缥渺拂绮楹,手持金镜耀日明。
圣皇得一天下贞,寿万万岁垂鸿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十载行:指十年间的行为或经历。
- 燕:古代地名,今河北省一带。
- 莺迁:比喻升迁或迁居。
- 粤:指广东一带。
- 玉京:指帝都,天子的都城。
- 十二楼五城:形容帝都的繁华和宏伟。
- 山龙垂衣:比喻皇帝的威严和尊贵。
- 紫清:指天宫,神仙居住的地方。
- 天扃:天门,指天宫的门户。
- 彤云:红色的云,常用来形容天边的云彩。
- 绮楹:华丽的柱子。
- 金镜:比喻明亮的镜子,也用来比喻明君的智慧。
- 得一:指得到天下的一致认可。
- 鸿名:盛大的名声。
翻译
十年间我在燕地,与君相好,随着莺鸟的迁徙而变迁。 十年后我回到粤地,与君相好,听着莺鸟的歌声告别。 听着莺鸟的歌声,我们骑马朝向帝都,帝都宏伟,有十二楼和五城。 皇帝威严,穿着华服,御驾天宫,羡慕你能献丹药直达天门。 红色的云彩飘渺地拂过华丽的柱子,手持明亮的金镜,照耀着日光。 圣明的皇帝得到天下的一致认可,万岁万岁,留下盛大的名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十年间的友情和变迁,以及对帝都的向往和对皇帝的赞美。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华丽的语言,如“莺迁”、“玉京”、“山龙垂衣”等,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君王的忠诚。通过对帝都的描绘和对皇帝的赞美,诗人表达了对国家繁荣昌盛的期盼和对君主智慧的敬仰。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展现了明代文人的文学才华和政治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