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寅冬至二十四韵是日早雪晚晴
乾坤开橐籥,历象斡璿玑。
阴极初阳复,寒凝暖气微。
葭莩灰已应,梅柳雪还飞。
蠕动回生意,根荄孕化机。
绣纹添弱线,霞采弄晴辉。
吾道时当长,亨途迹尚违。
厌闻严警铎,愁对锁圜扉。
霜瓦饥乌集,风檐落木稀。
目穷瞻雁字,体瘦怯鹑衣。
自怪离情恶,兼伤狱吏威。
行囊看渐涩,浊酒负频挥。
涕泪酬佳节,仓皇送落晖。
丈夫当许国,先达贵知机。
迂拙迷前算,艰危愧昨非。
梦魂长绕绕,桑梓故依依。
臈尽春如海,花明锦作围。
浮岚澄夕霁,空翠湿朝霏。
密竹笼茶臼,晴杨拂钓矶。
敲棋声剥啄,采药翠芬菲。
水涉多冲鹭,山行亦采薇。
香浮村酿熟,红泛鳜鱼肥。
乐事难中辍,馀生或可希。
鲤庭寻旧业,莱服恋亲闱。
伫听颁恩诏,龙河一棹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壬寅:指农历壬寅年,即某一年的名称。
- 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通常在每年的12月21日或22日。
- 橐籥(tuó yuè):古代冶炼时用以鼓风吹火的装置,犹今之风箱。这里比喻天地造化之功。
- 历象:指历法和星象。
- 斡璿玑(wò xuán jī):指北斗七星中的第二星,这里泛指星辰。
- 葭莩(jiā fú):芦苇中的薄膜,古代用以测定节气。
- 蠕动:指微小的生物活动。
- 根荄(gēn gāi):草根。
- 绣纹:指刺绣的花纹,这里比喻时间的细微变化。
- 鹑衣:破旧的衣服。
- 臈尽:指腊月即将结束。
- 浮岚:山中的雾气。
- 剥啄:敲击声。
- 鲤庭:指科举考试的场所。
- 莱服:指隐居山林的服装。
翻译
天地之间,万物生长,历法星象运转不息。阴气至极,阳气初生,寒气虽凝,暖气已微。芦苇中的薄膜应时而动,梅花柳絮在雪中飞舞。微小的生物开始活动,草根孕育着新的生命。刺绣的花纹似乎添了新线,霞光在晴朗的天空中闪耀。我的道路应当长久,但现实的路途却多有阻碍。不愿听那严厉的警钟,忧愁地面对着封闭的门扉。霜瓦上饥饿的乌鸦聚集,风檐下落叶稀疏。远望雁阵,身体瘦弱,衣衫褴褛。自感离别之情沉重,同时感受到狱吏的威严。行囊日渐空瘪,无法再频繁饮酒。泪水与佳节相伴,仓促地送走夕阳。大丈夫应当为国家效力,先贤贵在知机。自愧前路迷茫,艰难时刻反思过去。梦魂常绕故乡,桑梓之地令人依恋。腊月将尽,春意如海,花儿明媚如锦。山中雾气在夕阳下澄澈,清晨的露水湿润。密竹环绕着茶臼,晴朗的杨树拂过钓矶。敲棋声清脆,采药时翠色芬芳。水边常有白鹭飞翔,山中行走亦采薇。村庄酿酒香气四溢,红鳜鱼肥美。乐事难以中断,余生或许可期。在科举场所寻找旧业,穿着隐士服装依恋亲人的居所。期待听到恩诏,乘舟归乡。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冬至日从早雪到晚晴的自然变化,以及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诗中运用丰富的自然意象,如“葭莩灰已应,梅柳雪还飞”等,展现了冬至时节的生机与希望。同时,诗人通过对个人境遇的反思,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和对家乡的深切思念。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