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和家父寄来自述冬夜二诗韵

· 黄淮
被拥尘毡藉地铺,凝寒惨若在冰壶。 艰危感叹身飘泊,疏阔深惭学浅肤。 万里朔风吹断雁,满林霜月泣慈乌。 漫漫长夜难成寐,愁对残灯照影孤。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被拥尘毡藉地铺:被拥,被裹着。尘毡,指粗糙的毡子。藉地铺,指铺在地上。
  • 凝寒惨若在冰壶:凝寒,严寒。惨若,形容寒冷至极。冰壶,冰冷的壶,比喻寒冷。
  • 艰危感叹身飘泊:艰危,艰难危险。飘泊,流浪无定所。
  • 疏阔深惭学浅肤:疏阔,疏远,不亲近。深惭,深感惭愧。学浅肤,学问浅薄。
  • 万里朔风吹断雁:朔风,北风。断雁,失群的孤雁。
  • 满林霜月泣慈乌:霜月,寒月。泣慈乌,指乌鸦哀鸣,比喻悲伤。
  • 漫漫长夜难成寐:漫漫,形容时间长。难成寐,难以入睡。
  • 愁对残灯照影孤:残灯,即将熄灭的灯。照影孤,灯光下孤独的身影。

翻译

我裹着粗糙的毡子铺在地上,感受着严寒如同置身冰冷的壶中。 面对艰难危险,我感叹自己的流浪无定,深感惭愧学问浅薄。 万里之外的北风吹断了孤雁的飞翔,满林的寒月下,乌鸦哀鸣。 在这漫长的夜晚,我难以入睡,愁对着即将熄灭的灯光,映照出孤独的身影。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冬夜的寒冷与孤独,通过“凝寒惨若在冰壶”、“万里朔风吹断雁”等意象,生动传达了诗人身处严寒环境中的切身感受。诗中“艰危感叹身飘泊”、“疏阔深惭学浅肤”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境遇的无奈与自责。结尾的“愁对残灯照影孤”更是深化了孤独与无助的情感,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内心的苦闷与哀愁。

黄淮

明浙江永嘉人,字宗豫,洪武三十年进士。永乐时,曾与解缙等并直文渊阁,进右春坊大学士。后为汉王高煦所谮,系诏狱十年。洪熙初复官,寻兼武英殿大学士,与杨荣等同掌内制。官终户部尚书。性明果,达于治体,善谳疑狱。有《省愆集》、《黄介庵集》。 ► 3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