铙歌鼓吹曲二十二首朱鹭一章十一句

· 黄佐
伯益虞有虞。智周百物,禽用三驱。无为而治永终誉。 皇帝孔武徒手搏彫虎。去其爪以蹲俯。腓皇于后寔率舞。 荷皇之勇骇万人。山川宁,鸟兽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铙歌:古代军中乐器,形似铃铛,用于军乐。
  • 鼓吹曲:古代军乐的一种,以鼓和吹奏乐器为主。
  • 朱鹭:一种鸟,这里可能指乐曲的名称。
  • 伯益:古代传说中的贤臣,曾辅佐舜。
  • 虞有虞:虞舜,古代五帝之一。
  • 智周百物:智慧遍及万物。
  • 禽用三驱:指狩猎时用三面驱赶猎物。
  • 无为而治:道家主张的一种治理方式,强调顺应自然,不强加干预。
  • 永终誉:永远享有美誉。
  • 孔武:非常勇武。
  • 徒手搏彫虎:空手与雕刻的虎搏斗,形容勇猛。
  • 蹲俯:蹲下。
  • 腓皇:可能是指皇帝的服饰或仪仗。
  • 率舞:带领舞蹈。
  • 荷皇:承受皇帝的恩泽。
  • 骇万人:使万人震惊。
  • 山川宁:山川安宁。
  • 鸟兽驯:鸟兽驯服。

翻译

伯益辅佐虞舜,智慧遍及万物,狩猎时用三面驱赶猎物。舜帝以无为而治的方式,永远享有美誉。皇帝非常勇武,空手与雕刻的虎搏斗,去其爪蹲下。皇帝的服饰或仪仗在后面,实际上是在带领舞蹈。承受皇帝的勇猛,使万人震惊。山川安宁,鸟兽驯服。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古代贤臣伯益辅佐虞舜的智慧与治理,以及皇帝的勇武形象,展现了古代帝王与贤臣的理想形象。诗中“无为而治永终誉”体现了道家思想的影响,强调顺应自然、不强加干预的治理理念。同时,通过“徒手搏彫虎”等生动描绘,展现了皇帝的勇猛与威严,以及其对国家和民众的深远影响。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古代贤君与贤臣的赞美之情。

黄佐

明广东香山人,字才伯,号泰泉。正德十六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出为江西提学佥事,旋改督广西学校。弃官归养,久之起右春坊右谕德,擢侍读学士,掌南京翰林院事。与大学士夏言论河套事不合,寻罢归,日与诸生论道。学从程、朱为宗,学者称泰泉先生。所著《乐典》,自谓泄造化之秘。卒,赠礼部右侍郎,谥文裕。 ► 10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