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绀园:深青色的园林,这里指佛寺。
- 四民:古代指士、农、工、商四种职业的人。
- 三尊:指佛、法、僧三宝。
- 岧峣(tiáo yáo):形容山势高峻。
- 金刹:指佛塔或寺庙。
- 翠幡:绿色的旗帜,这里形容山峰如翠色的旗帜。
- 烧痕:火烧后留下的痕迹,这里指山林火灾后的景象。
- 蓟门:地名,指北京。
翻译
碧绿的树木和苍茫的烟雾环绕着深青色的佛寺,各行各业的人们曾在这里礼拜三宝。 高耸的山地上矗立着金色的佛塔,仿佛云中竖立着翠绿的旗帜。 山色或许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改变,但火烧后的痕迹总是在秋天变得格外繁多。 站在高处,不必刻意追寻过往的遗迹,时常倚着衡山的云雾远望蓟门。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宜阳八景之一的黄岑叠翠,通过碧树、苍烟、金刹、翠幡等意象,展现了山寺的静谧与庄严。诗中“山色可能随世改”一句,既表达了对自然景观变迁的感慨,也隐含了对世事无常的哲思。结尾“时倚衡云望蓟门”则抒发了诗人对远方的向往与遐想,增添了诗意的深远。
黄佐
明广东香山人,字才伯,号泰泉。正德十六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出为江西提学佥事,旋改督广西学校。弃官归养,久之起右春坊右谕德,擢侍读学士,掌南京翰林院事。与大学士夏言论河套事不合,寻罢归,日与诸生论道。学从程、朱为宗,学者称泰泉先生。所著《乐典》,自谓泄造化之秘。卒,赠礼部右侍郎,谥文裕。
► 1002篇诗文
黄佐的其他作品
- 《 客楼春望徵仲见过有赠 》 —— [ 明 ] 黄佐
- 《 栖霞春游见怀次吴自湖韵 》 —— [ 明 ] 黄佐
- 《 紫云观易台为薛吏部题 》 —— [ 明 ] 黄佐
- 《 十一夜月 》 —— [ 明 ] 黄佐
- 《 子夜四时歌八首 》 —— [ 明 ] 黄佐
- 《 南归途中杂诗二十二首 》 —— [ 明 ] 黄佐
- 《 调鹿出郊谢徐方伯惠酒 》 —— [ 明 ] 黄佐
- 《 南归途中杂诗二十二首 》 —— [ 明 ] 黄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