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江秋怀借养斋方伯韵奉寄

· 黄佐
桂江水高三尺强,秋来鸿雁相回翔。 鸣桡捩柁亦何意,枫叶芦花俱可伤。 苍梧望断粤云白,沧浪歌罢湘烟长。 会须万里去寥廓,嗟尔罻罗空自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桂江:位于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境内的一条江。
  • 鸿雁:大雁,常用来比喻远行的人或传递书信的人。
  • 鸣桡捩柁:桡(ráo),划船的桨;捩(liè),扭转;柁(duò),船舵。这里指划船和操纵船舵的声音。
  • 枫叶芦花:枫树的叶子和芦苇的花,常用来象征秋天的景色。
  • 苍梧:古代地名,在今广西境内。
  • 沧浪:古代歌名,也指江河。
  • 湘烟:湘江上的雾气。
  • 寥廓:空旷深远的样子。
  • 罻罗:罻(wèi),小网;罗,捕捉鸟兽的网。这里比喻束缚或困境。

翻译

桂江的水位比平常高出了三尺多,秋天来临时,大雁在空中回旋飞翔。划船和操纵船舵的声音又有什么意义呢,枫叶和芦花都让人感到悲伤。遥望苍梧,只见粤地的云朵洁白,唱完《沧浪歌》后,湘江上的雾气似乎更长了。应该要远行万里,去往那空旷深远的地方,可叹那些束缚人的网罗,徒然张开着。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桂江的景色,通过鸿雁、枫叶、芦花等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和自由的向往,以及对现实束缚的无奈和哀伤。诗中“苍梧望断粤云白,沧浪歌罢湘烟长”一句,以景抒情,展现了诗人对远方的无限憧憬和对现实的不满。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和远方的渴望。

黄佐

明广东香山人,字才伯,号泰泉。正德十六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出为江西提学佥事,旋改督广西学校。弃官归养,久之起右春坊右谕德,擢侍读学士,掌南京翰林院事。与大学士夏言论河套事不合,寻罢归,日与诸生论道。学从程、朱为宗,学者称泰泉先生。所著《乐典》,自谓泄造化之秘。卒,赠礼部右侍郎,谥文裕。 ► 10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