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詹中丞邀游南池适平寇捷至次少陵

· 黄佐
杜老经游处,观澜泛画船。 早荷堪宿鹭,夏木未闻蝉。 尊俎清东土,铙歌彻北天。 醉归风籁起,凉思欲披毡。 沟洫通新径,沙棠易旧船。 啭枝惟有鸟,抱叶道无蝉。 日丽青徐地,云开海岱天。 晚来风絮静,回首白铺毡。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詹中丞:指明代官员詹仰庇,曾任中丞,即都察院左都御史。
  • 少陵:指杜甫,因其曾居少陵,故称。
  • 观澜:观赏水波的起伏。
  • 尊俎:古代盛酒肉的器皿,这里指宴席。
  • 铙歌:古代军中乐歌,用以激励士气。
  • 风籁:风声。
  • 沟洫:田间的水沟。
  • 沙棠:一种树木,这里指用沙棠木制成的船。
  • 啭枝:鸟在枝头鸣叫。
  • 青徐:指青州和徐州,古代地名。
  • 海岱:指海和泰山,这里泛指东方地区。
  • 风絮:飘动的柳絮。

翻译

在杜甫曾经游历的地方,观赏着波澜起伏的水面,我们乘坐着画船。早开的荷花吸引着宿鹭,夏日的树木还未听到蝉鸣。宴席上清雅的东土风味,铙歌声响彻北方的天空。醉酒后归来,风声响起,凉意袭来,几乎要披上毡毯。

水沟与新开辟的小径相通,沙棠木制成的船替换了旧船。鸟儿在枝头鸣叫,只有鸟声,没有蝉鸣。阳光照耀着青州和徐州的大地,云彩在东方天空散开。夜晚来临时,风和柳絮都静止了,回首望去,白色的毡毯铺展开来。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游南池的情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观察和生动描绘,展现了夏日特有的宁静与清新。诗中“早荷堪宿鹭,夏木未闻蝉”一句,既表现了荷花的盛开吸引宿鹭,又暗示了夏日的宁静,蝉声尚未响起。后文中的“尊俎清东土,铙歌彻北天”则通过宴席和军乐的描写,增添了诗中的文化氛围和历史感。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景物的描绘,传达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黄佐

明广东香山人,字才伯,号泰泉。正德十六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出为江西提学佥事,旋改督广西学校。弃官归养,久之起右春坊右谕德,擢侍读学士,掌南京翰林院事。与大学士夏言论河套事不合,寻罢归,日与诸生论道。学从程、朱为宗,学者称泰泉先生。所著《乐典》,自谓泄造化之秘。卒,赠礼部右侍郎,谥文裕。 ► 10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