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阳陈氏墓祠

· 黄佐
十亩园林一径斜,玄堂灯火太丘家。 秋声半在稍云竹,春泪多逢带雨花。 远慕可能忘伏腊,幽栖非复为烟霞。 月明想像慈颜在,愁绝淮阳几树鸦。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玄堂:指墓室。
  • 稍云竹:形容竹子高耸入云。
  • 伏腊:古代的两种祭祀,伏祭在夏季,腊祭在冬季。
  • 幽栖:隐居。
  • 烟霞:指山水景色,常用来比喻隐居生活。

翻译

十亩园林中,一条小径斜斜延伸,墓室里灯火通明,如同太丘家的景象。秋天的声音多半藏在高耸入云的竹林中,春天的泪水多在雨中的花朵旁流淌。远方的思念可能让人忘却了伏祭和腊祭,隐居的生活不再是为了欣赏山水景色。在月光明亮的夜晚,想象中慈祥的面容依旧存在,忧愁至极,淮阳的几棵树上,乌鸦的叫声让人更加心痛。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山阳陈氏墓祠的景象,通过秋声、春泪等自然元素,表达了诗人对逝去亲人的深切怀念。诗中“玄堂灯火太丘家”一句,既展现了墓祠的庄严,又隐喻了家族的辉煌历史。后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哀思与不舍。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明代诗人黄佐对家族和亲情的深沉感慨。

黄佐

明广东香山人,字才伯,号泰泉。正德十六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出为江西提学佥事,旋改督广西学校。弃官归养,久之起右春坊右谕德,擢侍读学士,掌南京翰林院事。与大学士夏言论河套事不合,寻罢归,日与诸生论道。学从程、朱为宗,学者称泰泉先生。所著《乐典》,自谓泄造化之秘。卒,赠礼部右侍郎,谥文裕。 ► 10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