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三吴:指吴郡、吴兴、会稽,即今江苏南部和浙江北部地区,古代以富庶著称。
- 海陆升平:指海上和陆地都安定太平。
- 土物饶:土地肥沃,物产丰富。
- 过客:指过往的旅客或官员。
- 喧鼓角:鼓声和号角声喧闹,常指军队的行进或集结。
- 居人:居住在当地的人。
- 事渔樵:从事渔业和樵业,指过简朴的农渔生活。
- 画舫:装饰华丽的游船。
- 朱旗:红色的旗帜,常用于表示军队的标志。
- 辕门:古代军营的门。
- 锦节标:锦绣的旌旗,表示军队的荣耀和威严。
- 尊俎:古代祭祀或宴会时盛放酒肉的器具,这里指宴会。
- 谈兵:谈论军事。
- 春日暇:春日闲暇。
- 相思明月夜听潮:在明月之夜,思念远方的人,听着潮水的声音。
翻译
三吴地区的财富和物产闻名天下,海上和陆地都安定太平,土地肥沃,物产丰富。过往的旅客或官员传来了喧闹的鼓声和号角声,但居住在这里的人们怎能安心过简朴的农渔生活呢?深邃的云层下,华丽的游船上飘扬着红色的旗帜,水边军营的门前挂着锦绣的旌旗。在春日的闲暇时光里,我们举杯畅谈军事,而在明月之夜,我思念着你,听着潮水的声音。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三吴地区的繁荣景象和军事氛围,通过对比过客的喧闹与居人的宁静生活,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诗中“画舫朱旗”和“锦节标”等词句,展现了军队的威严和荣耀,而“尊俎谈兵”则体现了诗人对军事的兴趣。最后,“相思明月夜听潮”一句,以潮声为背景,抒发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意境深远,情感真挚。
黄廷用
明福建莆田人,字汝行,号少村、四素居士。嘉靖十四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翰林检讨,历司经局洗马兼翰林侍讲,以言官论,出为衡州府通判,累官至工部右侍郎,又被论罢归。倭寇陷莆田,被俘,历五月乃得归。有《少村漫稿》。
► 557篇诗文
黄廷用的其他作品
- 《 赠刘鄂驾古冈之任夔州兼省觐 其二 》 —— [ 明 ] 黄廷用
- 《 东村兄观灯赏莲酌月种麦四时吟惠教漫兴次答 》 —— [ 明 ] 黄廷用
- 《 塞上杂歌赠赵总制 其十 》 —— [ 明 ] 黄廷用
- 《 王昭君 》 —— [ 明 ] 黄廷用
- 《 除夜对国博景政光禄志恺铨曹君辩席间作 》 —— [ 明 ] 黄廷用
- 《 送刘雨山正学光州 》 —— [ 明 ] 黄廷用
- 《 赠赵白楼总镇宣府 》 —— [ 明 ] 黄廷用
- 《 袅袅旌?夹日来天南风净彩云开燕人马上过京洛问是谁家铜雀台 其三 》 —— [ 明 ] 黄廷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