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叱石:地名,位于今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
- 峻岭:高峻的山岭。
- 沆瀣:夜间的水气,露水。
- 莓苔:青苔。
- 金茎:指仙人掌,这里比喻高耸的植物。
- 玉液:美酒,这里比喻清泉。
- 籁:自然界的声音,如风声、水声等。
- 太宇:宇宙,天空。
- 冥:深邃,深远。
翻译
高峻的山岭上,长松傲然挺立,青翠欲滴,不畏雪霜。 夜空中,明月高悬,照亮了林间和郊野。 清新的空气中弥漫着夜露的气息,如同珍珠般的光芒点缀其间。 湿润的青苔上,滴落的水珠唤醒了沉睡的鹤梦。 不去问那高耸的仙人掌是否感到寒冷, 只看那清泉点点,散发着芳香。 在自然之声静谧之后,领悟到宇宙的空旷与深远, 心灵自然沉浸在这深邃的宁静之中。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山岭夜色的静谧画面,通过“峻岭长松”、“高悬夜月”等自然元素,展现了自然的壮美与宁静。诗中“沆瀣珠光缀”、“润滴莓苔”等细腻描写,增添了画面的生动与清新。尾联“悟来籁静声沈后,太宇澄空意自冥”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以及心灵在自然中的净化与升华。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