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孔明庙

· 杨爵
远结茅庐野水滨,几翻风雨秀荆榛。 敝门昼掩高千古,愧我青巾多路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yè):拜见。
  • 茅庐:简陋的房屋。
  • 野水滨:野外水边的岸边。
  • 几翻:几次。
  • 荆榛 (jīng zhēn):荆棘和丛生的杂草。
  • 敝门:破旧的门。
  • 昼掩:白天也关闭。
  • 高千古:指历史悠久,高远不可及。
  • 愧我:使我感到惭愧。
  • 青巾:青色的头巾,此处指平民或士人。
  • 路尘:路上的尘土,比喻奔波劳碌。

翻译

我远道而来,拜访建在水滨的简陋茅庐, 几次风雨过后,荆棘和杂草更显茂盛。 那破旧的门白天也紧闭着,历史悠久,高远不可及, 我这戴着青巾的旅人,奔波在路上,感到惭愧不已。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杨爵对孔明庙的敬仰之情以及自身的谦逊态度。诗中,“茅庐”、“荆榛”等意象展现了庙宇的简朴与历史的沧桑,而“敝门昼掩高千古”则表达了诗人对孔明高尚品质的敬仰。末句“愧我青巾多路尘”则体现了诗人自谦,认为自己与孔明相比,只是奔波劳碌的平凡之辈,深感惭愧。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先贤的敬仰与自省之情。

杨爵

明陕西富平人,字伯珍,一字伯修。二十岁始读书,常边耕边读。同郡韩邦奇录为弟子。嘉靖八年进士。授行人,擢御史。奉使湖广,见饥民割尸肉为食,还言虽周公制作尽复于今,亦无补于饥寒之众。郭勋用事,世宗经年不视朝,日夕建斋醮。而大臣夏言、严嵩以元旦微雪,作颂称贺。爵乃上书极谏,忤帝,下诏狱拷讯几死。历五年获释,抵家甫十日,复逮系狱,又三年始释。卒谥忠介。有《杨忠介集》、《周易辨说》等。 ► 4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