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影 · 咏梅影

琼妃卧月。任素裳瘦损,罗带重结。石径春寒,碧藓参差,相思曾步芳屧。离魂分破东风恨,又梦入、水孤云阔。算如今、也厌娉婷,带了一痕残雪。 犹记冰奁半掩,冷枝画未就,归棹轻折。几度黄昏,忽到窗前,重想故人初别。苍虬欲卷涟漪去,慢蜕却、连环香骨。早又是,翠荫蒙茸,不似一枝清绝。
拼音

所属合集

#疏影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琼妃:喻梅花像传说中住在月宫里的仙女(琼,音qióng)。
  • 素裳:白色的衣裳,指梅花的花瓣。
  • (xiè):古代鞋的木底。
  • 娉婷:形容女子姿态美好的样子,这里指梅花。
  • (lián):古代妇女梳妆用的镜匣。
  • 苍虬:指梅树枝干弯曲如虬龙。
  • (tuì):脱掉,这里指梅花凋零。

翻译

梅花如仙女般卧于月下。任由那白色的花瓣消减,罗带般的枝干重重盘结。石径上春寒料峭,碧绿的苔藓错落有致,曾是让人相思之时漫步的地方,那时还穿着绣鞋。离别的魂魄冲破东风的遗恨,又在梦中进入那水天辽阔之地。算起来如今,也厌倦了这美好姿态,身上带着一抹残雪。 还记得那半掩着的冰镜匣,冷峻的梅枝尚未画成,就轻轻折下归去。有好几次黄昏时分,它忽然出现在窗前,让人重新想起故人当初离别之时。那如虬龙般的梅枝想要卷着涟漪离去,慢慢地脱去了那连串的香骨。早早地又已是翠绿浓荫茂密,不再似那一枝清绝的梅花了。

赏析

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梅花的姿态和神韵,以及作者对梅花的复杂情感。上阕通过“琼妃卧月”“素裳瘦损”“罗带重结”等形象的描写,展现了梅花的美丽与孤独。“石径春寒”“碧藓参差”烘托出一种清冷的氛围,“相思曾步芳屧”则蕴含着淡淡的思念之情。下阕回忆了曾经对梅花的描绘和折取,以及梅花在黄昏时分带来的对故人的思念。“苍虬欲卷涟漪去,慢蜕却、连环香骨”写出了梅花的凋零,透露出一种惋惜之情。最后“早又是,翠荫蒙茸,不似一枝清绝”,表达了对梅花清绝之态不再的感慨。整首词意境优美,情感细腻,将梅花的神韵与作者的情感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王沂孙

王沂孙

王沂孙,生卒年不详,字圣与,又字咏道,号碧山,又号中仙,因家住玉笥山,故又号玉笥山人,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大约生活在1230年至1291年之间,曾任庆元路(路治今宁波鄞州)学正。入元,其词多咏物之作,间寓身世之感,意旨隐晦,著有《花外集》一卷,又名《玉笥山人词集》,后人易名为《碧山乐府》。 ► 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