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鱼儿
洗芳林、夜来风雨。匆匆还送春去。方才送得春归了,那又送君南浦。君听取。怕此承、春归也过吴中路。君行到处。便快折湖边,千条翠柳,为我系春住。
春还住。休索吟春伴侣。残花今已尘土。姑苏台下烟波远,西子近来何许。能唤否。又恐怕、残春到了无凭据。烦君妙语。更为我将春,连花带柳,写入翠笺句。
拼音
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南浦:南面的水边。后常用称送别之地。
- 吴中路:去往吴地(今江苏一带)的道路。
- 姑苏台:位于今苏州市西南的姑苏山上,是春秋时期吴国的建筑。
- 西子:即西施,春秋时期越国美女,这里借指西湖。
翻译
昨夜风雨清洗了树林,匆匆地又把春天送走。才刚送春归去,现在又要送你到南浦分别。请你听我说。我怕这春天归去时,也经过去往吴地的路。你所到之处,希望能迅速折下湖边那千条翠柳,为我把春天系住。
春天啊,请你停住。不要去找那些吟咏春天的伙伴了,残花如今已化为尘土。姑苏台下烟波浩渺,遥远无际,那西湖近来怎么样呢?能否把它唤来?又恐怕残春到了却没有凭据。麻烦你用美妙的语言,替我将春天,连同那花和柳,写进翠绿的诗笺字句中。
赏析
这首词以惜春送春为主题,抒发了作者对春天离去的不舍和对友人离别的感慨。上阕开篇描绘风雨送春的情景,接着表达了希望友人能为自己系住春天的愿望,流露出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下阕进一步强调留住春天的期望,提及残花化为尘土,以及对姑苏台、西子(西湖)的关切,最后请求友人用妙语将春天写进诗句中,寄托了对春天和美好事物的珍视之情。整首词意境优美,情感真挚,通过对春景的描绘和对离情的抒发,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王沂孙
王沂孙,生卒年不详,字圣与,又字咏道,号碧山,又号中仙,因家住玉笥山,故又号玉笥山人,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大约生活在1230年至1291年之间,曾任庆元路(路治今宁波鄞州)学正。入元,其词多咏物之作,间寓身世之感,意旨隐晦,著有《花外集》一卷,又名《玉笥山人词集》,后人易名为《碧山乐府》。
► 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