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梦谒石翁墓病中作

黄云不可度,紫水乃无门。 敛衽圭峰下,如公面目存。 想极寻诗稿,哀馀有梦魂。 平生游走意,他日夜台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yè):拜访。
  • 石翁:对某位长者的尊称。
  • 敛衽(liǎn rèn):整理衣襟,表示尊敬。
  • 圭峰:山名,可能指某地的一座山。
  • 面目存:指形象、精神犹存。
  • 想极:深思至极。
  • 诗稿:诗作的手稿。
  • 哀馀:哀伤之余。
  • 梦魂:梦中的人或精神。
  • 夜台:指阴间,死后的世界。
  • :讨论,交谈。

翻译

夜梦中拜访石翁的墓地,病中作此诗。 黄色的云彩难以穿越,紫色的水域无门可入。 整理衣襟在圭峰之下,您的形象和精神犹存。 深思至极寻找您的诗稿,哀伤之余,梦中与您相见。 平生游走四方的心意,他日在阴间与您讨论。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已故长者石翁的深切怀念和尊敬。诗中,“黄云”、“紫水”象征着难以逾越的生死界限,而“敛衽圭峰下”则体现了诗人对石翁的敬仰之情。诗人在病中梦见石翁,表达了对石翁诗稿的渴望和对石翁精神的追思。最后,诗人希望在死后能与石翁在阴间继续交流,展现了诗人对生死的豁达和对石翁的深厚情感。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语言简练,表达了诗人对逝去长者的无尽怀念和敬意。

湛若水

明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