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旱

· 温纯
西郊云起也纵横,不分星河夜夜明。 近水园林何处绿,向阳葵藿几时倾。 岂因东海冤犹结,可是弘羊烈未烹。 却忆吾皇曾步祷,随车膏雨遍生成。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不分:不区分,这里指云彩遮住了星河。
  • 葵藿:向日葵和豆类植物,比喻向着阳光生长。
  • 岂因:难道是因为。
  • 弘羊:指汉代名臣张汤,因其执法严酷,比喻严厉的惩罚。
  • 步祷:步行祈祷,指皇帝亲自步行祈祷求雨。
  • 随车膏雨:比喻皇帝的恩泽如雨,随车而至。

翻译

西郊的云彩起起伏伏,遮住了星河,夜夜如此明亮。 靠近水边的园林,哪里能看到绿色的生机?向着阳光的葵藿,何时会倾倒? 难道是因为东海的冤屈还未解开,还是因为严厉的惩罚还未施行? 我却想起了我们的皇帝曾经步行祈祷,他的恩泽如雨,随车而至,遍及万物。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隐喻了社会现实和政治期望。诗中“西郊云起”与“不分星河”暗示了天象的异常,可能暗指时局的动荡。后文通过对“葵藿”和“东海冤”等意象的运用,表达了对国家安宁和正义的渴望。结尾提及皇帝的步祷和随车膏雨,则是对君主仁政的赞美和期待。整体上,诗歌语言含蓄,意境深远,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和民生的深切关怀。

温纯

明陕西三原人,字景文,一字叔文,号一斋。嘉靖四十四年进士。授寿光知县,征迁户科给事中。累迁至左都御史。时矿税使四出,所至作恶多端。纯屡疏陈,不报。曾倡诸大臣伏阙泣请罢矿税。后以与首辅沈一贯不合,力请致仕。卒谥恭毅。有《温恭毅公集》。 ► 22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