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辛甥省亲兼示诸甥

· 温纯
爱子趋庭共藁砧,又逢佳节酒齐斟。 杯从河朔花争灿,腹坦琅琊月正临。 敢谓家传同鲤对,蚤将文价重鸡林。 老夫尘外消长昼,尔辈窗前惜寸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趋庭:指到庭前,这里指辛甥前往省亲。
  • 藁砧:古代用来磨刀的石头,这里比喻辛勤劳作。
  • 河朔:古代指黄河以北的地区,这里可能指宴会的地点。
  • 琅琊:古代地名,这里可能指月光的明亮。
  • 鲤对:指《诗经》中的《小雅·鹿鸣之什·鲤》篇,这里比喻学问的传承。
  • 鸡林:古代地名,这里比喻文章的价值。
  • 尘外:尘世之外,指超脱世俗。
  • 寸阴:极短的时间,比喻时间的宝贵。

翻译

我爱子前往庭前与劳作的亲人团聚,又逢佳节,大家一同举杯畅饮。 酒杯在河朔之地,花朵争相绽放,腹中坦荡如琅琊的月光正照耀。 我不敢说家学如同《诗经》中的鲤鱼那样传承,但早已将文章的价值看得如同鸡林之地那样重要。 老夫我在尘世之外消磨漫长的白昼,而你们这些年轻人应在窗前珍惜每一寸光阴。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家族和学问传承的重视,以及对年轻一代珍惜时间的期望。诗中通过佳节饮酒、月光照耀等意象,营造了一种温馨而庄重的氛围。诗人以自己的超然态度对比年轻人的学习态度,强调了时间的宝贵和学问的重要性。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家族和文化的深厚情感。

温纯

明陕西三原人,字景文,一字叔文,号一斋。嘉靖四十四年进士。授寿光知县,征迁户科给事中。累迁至左都御史。时矿税使四出,所至作恶多端。纯屡疏陈,不报。曾倡诸大臣伏阙泣请罢矿税。后以与首辅沈一贯不合,力请致仕。卒谥恭毅。有《温恭毅公集》。 ► 227篇诗文